【新智元导读】刚刚,AlphaEvolve 又上大分了!基于它的开源实现 OpenEvolve,靠自学成才、自己写代码,直接在苹果芯片上进化出了比人类还快 21% 的 GPU 核函数!这一刻,是自动化编程史上真正里程碑时刻,「AI 为 AI 编程」的新时代正式开启,自动化奇点真要来了。
谷歌的 AlphaEvolve,还在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在 5 月中旬,谷歌扔出的这个炸弹(号称是数学界 AlphaGo 的「第 37 步」时刻),就在不断冲击人们的认知——AI,已经拥有了自我进化能力!
随后,不断有开发者用代码证实,AlphaEvolve 的矩阵乘法突破为真!一个开发者成功证明,它仅用了 48 次乘法,就正确完成了 4×4 矩阵的乘法运算。
而就在刚刚,patched.codes 的联合创始人兼 CTO Asankhaya Sharma,用基于 AlphaEvolve 论文的开源实现 OpenEvolve,成功自动发现了高性能的 GPU 内核算法。
具体来说,通过自我进化代码,它自动发现了一套在 Apple Silicon 上远超手动优化的 GPU Metal 核函数。
在真实的 Transformer 推理任务中,它带来了平均 12.5% 的性能提升,峰值甚至飙升了 106%。
这种提升,直接超越了人类工程师 21%!
这个系统没有提供人类的 GPU 编程专业知识,就发现了以下优化——
· 完美的 SIMD 优化
· 两阶段在线 Softmax
· 针对 GQA 的特定内存布局优化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性能跃迁,而是自动化编程历史上真正的里程碑时刻——一套系统无需人类干预,就能在复杂的硬件架构中,挖掘出连专家都难以察觉的优化路径。
更重要的是,这一成就并非停留在实验室或论文中,而是在真实世界中、在苹果芯片上、在当今最主流的 AI 模型任务中,扎实地跑了出来。
由此,就证明了自动化代码优化技术在真实世界系统中的实际可用性。
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不再是人类为机器手写优化,而是机器开始为自己写更好的代码。
而在之后,随着硬件架构持续高速迭代,OpenEvolve 这种工具的价值还会愈加凸显——它们将发掘出那些仅凭人力极难找到的深度优化机会。
挑战:GPU 核函数优化
为什么说,OpenEvolve 攻克的这个「GPU 核函数优化」,这么有挑战性呢?
这是因为,现代 Transformer 模型严重依赖于高度优化的注意力核函数,但编写高性能的 GPU 代码却需要具备以下领域的深厚专业知识。
· 特定硬件架构的细节(如 Apple Silicon 的统一内存、SIMD 单元)
· 底层编程语言(如 Metal Shading Language)
· 数值算法设计(如注意力机制、数值稳定性)
· 内存访问模式的优化
所以,是否有可能不用人写代码,完全交给 OpenEvolve,让它自动进化,看是否能生成性能更强的 GPU 核函数代码?
为此,Sharma 决定以 Qwen3-0.6B 模型的分组查询注意力(GQA)实现为目标,来检验 OpenEvolve 的能力,看它是否能自动生成超越 MLX 生产级的「scaled_dot_product_attention」核函数的代码。
具体来说,项目的目标配置如下。
· 模型:Qwen3-0.6B(40 个查询头 : 8 个键值头)
· 硬件:配备统一内存的苹果 M 系列 GPU
· 基线:MLX 的高度优化的注意力实现方案
· 挑战:全自动发现 Metal 核函数的优化方法
进化方法
Sharma 将 OpenEvolve 配置为直接进化 Metal 核函数的源代码,同时保留其与 MLX 框架的集成方式。
整个系统从一个基础的三阶段注意力实现方案开始,历经超过 25 代的进化。
进化设置
评估策略
每一个通过进化生成的核函数都经过了以下维度的全面测试:
正确性验证:与 MLX 基线进行数值精度对比,确保计算结果无误。
性能测试:在 20 个多样化的推理场景(包括短 / 长上下文、生成任务)中进行基准测试。
安全性检查:包含 GPU 错误检测和 Metal 内存访问验证。
鲁棒性分析:通过多次重复运行进行统计分析,确保性能稳定。
关键优化
没想到,OpenEvolve 在进化过程中,自主发现了以下几项体现出算法创新的优化策略!
1. 针对 Apple Silicon 的 SIMD 优化
仔细看就会发现,OpenEvolve 的一个亮点,就是自己发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优化——
对于 128 维的注意力头,如果把数据按 8 个一组来处理,刚好就能完美匹配 Apple Silicon 硬件的 SIMD 宽度。
这就相当于自动踩中了硬件的「甜点区」,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工调优,就能把性能直接拉满,让硬件利用率最大化!
2. 两阶段在线 Softmax(Two-Pass Online Softmax)
在这个过程中,OpenEvolve 做了一个很聪明的创新:把原来分开的两个步骤——Softmax 归一化和值累加,融合到了一个计算循环中。
原本,传统算法要三个阶段才能跑完:先算注意力得分,再归一化,再加权求和。
现在直接两步搞定,流程更简洁,还大大降低了对内存带宽的占用,自然就跑得更快、更省资源了。
3. 针对 GQA 的特定内存布局优化
在此处,OpenEvolve 的创新点在于,专门针对 Qwen3 模型的特殊结构做了优化。
这个模型的查询头与键值头的比例是特有的 40:8(即 5:1),系统充分利用了这个特性,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合并内存访问(Coalesced Memory Access)的模式。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 Apple Silicon 的统一内存架构,堪称是量身定制,效率极高,性能拉满。
评测结果
果然,最终进化生成的核函数在各项综合基准测试中,都展现出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核心性能指标增益
解码速度(Decode Speed):平均提升 + 12.5%(标准差σ = 38.3%)
预填充速度(Prefill Speed):平均提升 + 14.4%(标准差σ = 17.6%)
总吞吐量(Total Throughput):平均提升 + 10.4%(标准差σ = 30.7%)
内存使用量(Memory Usage):平均降低 + 0.99%(标准差σ = 1.7%)
正确性(Correctness):保持 100% 的数值精度
可靠性(Reliability):零 GPU 错误或核函数崩溃
详细基准测试结果
而且其中最为瞩目的是,在处理重复性模式生成任务时,OpenEvolve 进化生成的核函数直接把解码速度提升了足足 106%!
如此一来也就充分证明了,这个核函数在应对特定类型的工作负载时,真的性能爆棚。
统计分析
总之,从统计结果来看,OpenEvolve 在某些特定类型的工作负载上,确实有很强的优化能力,能挖掘出原先的手写代码难以触及的性能潜力。
在 20 个不同测试任务中,它在其中 7 个任务上提升非常明显,性能增长超过了 25%,体现出了「质的飞跃」。
显著增益(>25%):7/20 个基准
中等增益(5-25%):3/20 个基准
性能持平(±5%):4/20 个基准
性能回退(<-5%):6/20 个基准
背后功臣:高鲁棒性评估系统
注意,这一项目之所以能成功,有一个关键功臣就是 OpenEvolve 背后的评估系统。
它不是普通的跑分工具,而是专门为 GPU 核函数这种「硬核」代码而设计的,专为应对 GPU 核函数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GPU 安全特性
命令缓冲区保护:自动检测 Metal 命令缓冲区的错误并从中恢复。
内存访问违规处理:安全地处理 GPU 内存访问违规。
重试逻辑:为瞬时 GPU 错误提供指数退避重试机制。
回退机制:当核函数彻底失败时,能够优雅地降级到备用方案。
全面的错误统计
技术深度剖析
面向 GPU 核函数的进化架构
此外,项目的成功也离不开 OpenEvolve 中多个组件的协同工作:
智能代码标记:通过特定标记,确保进化过程仅针对 Metal 核函数源代码,同时完整保留与 MLX 框架的集成代码。
富含上下文信息的提示词:为进化提供的提示词包含了性能数据、硬件规格和优化方向指南。
多目标评分机制:在性能、正确性和安全性等多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评分。
特定硬件验证:所有测试和优化都针对 Apple Silicon 硬件进行。
面向 GPU 优化的提示词工程
与此同时,为进化过程提供的提示词,也给 OpenEvolve 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上下文信息:
更深远的影响
总之,本次对 GPU 核函数的成功优化,揭示了以下几点重要原则:
- 专业知识的自动化探索与发现
OpenEvolve 发现的优化策略,涵盖了众多需要深厚专业知识的领域:
Apple Silicon 的架构细节
Metal 编程语言的精妙之处
注意力算法的各种变体
内存访问模式的优化
这些领域知识并非由人类工程师直接提供,而是在进化探索的过程中自主涌现的。
- 面向特定硬件的自适应优化
最终的优化方案是为 Apple Silicon 硬件量身定制的,这就表明,OpenEvolve 具备自动发掘、利用特定硬件特性的能力。
- 算法层面的创新
进化过程发现的「两阶段在线 Softmax(two-pass online softmax)」算法,本身就是一项新颖的技术贡献,应用潜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本次实验的特定场景。
- 具备投产应用的价值
这些优化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在真实的 Transformer 推理负载中能带来显著性能提升的实用技术,完全具备在生产环境中部署的价值。
核心技术架构升级
并且,自项目启动以来,Sharma 已对 OpenEvolve 的核心能力进行了显著增强:
- 可复现性(Reproducibility)
通过完全确定性的进化过程,保证科研级别的可复现性。
- 可视化(Visualization)
提供可交互的进化树视图,支持实时性能追踪。
- 岛屿进化(Island Evolution)
通过种群迁移实现并行进化,以增强解空间的探索能力。
- 稳健的检查点机制(Robust Checkpointing)
支持自动保存进度,并能从中断处恢复进化会话。
快速开始
所以,你准备好亲自上手,挑战 GPU 核函数优化或其他复杂难题了吗?
输入以下代码,就可以快速开始了: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更深入的信息,建议仔细阅读一下这几个文档。
GPU 内核优化指南:github.com/codelion/op…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