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前天 13:25
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单株产量提升25.3%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工程院王汉中院士团队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分子伴侣基因BnaC01.CCT8调控油菜产量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了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持,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团队通过化学诱变和图位克隆技术,成功鉴定了控制油菜产量的关键基因BnaC01.CCT8,并发现其与BnARF18基因协同作用,构建了促进生长素合成并抑制茉莉酸合成的调控网络,从而促进油菜角果伸长和籽粒发育。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过表达该基因的油菜新品系在角果长度、千粒重和单株产量上均有显著提升。

🌱 研究背景: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其产量对国家粮油安全至关重要。王汉中院士团队的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油菜产量调控机制,为高产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 研究方法:研究团队运用化学诱变和图位克隆技术,成功鉴定了控制油菜产量的关键基因BnaC01.CCT8。并通过实验揭示了该基因与BnARF18基因协同作用的分子机制。

💡 关键发现:BnaC01.CCT8基因与BnARF18基因协同作用,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调控网络,既能促进生长素合成,又能抑制茉莉酸合成,从而促进油菜角果伸长和籽粒发育。

🌾 试验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过表达BnaC01.CCT8基因的油菜新品系实现了角果长度增加11.6%、千粒重提高24.6%、单株产量提升25.3%的显著增产效果。

✅ 应用前景:研究团队已完成全国163份油菜资源的基因型分析,并开发出配套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这些创新成果应用于高产油菜新品种选育工作,以提升我国油料自给率。

快科技6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阐明分子伴侣基因BnaC01.CCT8调控油菜产量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油菜年产油量占国产油料作物总产油量的半壁江山。王汉中团队历时五年攻关,运用化学诱变和图位克隆技术,成功鉴定出控制油菜产量的关键基因BnaC01.CCT8。

研究发现,该基因与团队此前发现的BnARF18基因协同作用,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调控网络:既能促进生长素合成,又可抑制茉莉酸合成。这种双重调控机制有效促进了油菜角果伸长和籽粒发育。田间试验结果令人振奋:过表达该基因的油菜新品系实现了角果长度增加11.6%、千粒重提高24.6%、单株产量提升25.3%的显著增产效果。

目前,研究团队已完成全国163份油菜资源的基因型分析,并开发出配套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这些创新成果已应用于高产油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将为提升我国油料自给率、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油菜 基因 产量 育种 粮油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