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6月30日 11:04
香港的稳定币准备怎么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香港于8月1日生效的稳定币新规框架,为投资者描绘了清晰的产业蓝图。摩根大通和国信证券的研报指出,香港合规化入场将推动一个超230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发展。稳定币发行方、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及相关服务商将直接受益。然而,市场规模初期、盈利模式分化、监管决定赢家等因素,使得短期盈利并非易事。投资者应关注牌照争夺战,以及在技术和客户基础方面具备优势的公司。

🏦香港稳定币新规为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新规落地后,稳定币发行方、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以及金融与技术服务商将成为直接受益者。

💰稳定币发行方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储备资产收益。发行方将用户购买稳定币的资金用于低风险投资,赚取利差。例如,Circle 将大部分储备金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基金,从而获得利润。

⚖️监管是决定市场赢家的关键。获得香港金管局稳定币发行牌照的发行方和持有VATP牌照的交易所将占据优势。互联网券商凭借庞大的零售客户基础和牌照布局更具竞争力。

🚀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参与者包括发行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券商与金融机构、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投资者应关注具备先发优势的公司。

对于关注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投资者而言,香港8月1日生效的稳定币新规框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幅清晰的产业图景。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本周摩根大通和国信证券发表研报,指出一个规模已超230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正在迎来香港的合规化入场。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香港的稳定币发行方、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以及相关的金融与技术服务商将成为直接受益者。

然而摩根大通强调,尽管市场热情高涨,但香港的入场券并非人人可得,同时想要短期内盈利也并非易事:

市场规模处于初期: 香港当前的加密货币市场交易体量与美国及全球相比仍然很小,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其短期增长潜力,避免过高预期。

盈利模式分化:发行方是生态起点,直接分享储备资产收益;持牌交易所通过提供交易和清算服务赚取手续费;储备银行提供托管服务;技术/金融券商提供交易系统、技术支持和合规服务。

监管决定赢家: 谁能获得香港金管局的稳定币发行牌照,以及已经持有VATP牌照的交易所,将成为这场游戏的主要受益者。对于个股,拥有庞大零售客户基础和VATP牌照布局的互联网券商比传统券商更具优势。

稳定币收益: 稳定币发行方的商业模式极其清晰且具有吸引力。但香港规定明确禁止向稳定币持有者支付利息,这意味着“持有即生息”的模式在香港行不通,投资策略需相应调整。

千亿美金的牌桌:稳定币市场现状与巨头

稳定币市场已不再是小众概念,而是一个千亿级别的庞大市场。

国信证券引用的数据显示,市场由少数巨头主导。Tether发行的USDT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Circle发行的USDC规模超过600亿美元,两者均为与美元1:1锚定的链下型稳定币,合计占据了近87%的市场份额。

根据摩根大通的报告,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稳定币总市值已超过2300亿美元。摩根大通将稳定币分为四类:

 以真实世界资产为信用担保,1:1发行,如USDT、USDC。这是当前市场的主流,也是香港监管的核心对象。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抵押加密资产发行,如Dai。

 例如与黄金挂钩的稳定币Tether Gold,具有实际黄金资产支撑‌。

 依靠算法和市场套利机制稳定币值,如曾经的UST,其峰值曾接近200亿美元,但现已清算,凸显了其高风险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香港市场的竞争也将主要围绕最稳健、最受监管青睐的“链下型”稳定币展开。

“躺着赚钱”?稳定币发行方的核心盈利模式

稳定币发行方的商业模式极其清晰且具有吸引力。

国信证券的报告以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的发行方Circle为例,详细拆解了其盈利来源。Circle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大块,但极不均衡。

其核心是储备资产收益。当用户用1美元购买1个USDC时,Circle会将这1美元储备起来。报告指出,Circle将80%以上的储备金投资于由贝莱德管理的短期美国国债基金,剩余10%~20%的现金则存放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这些投资产生的无风险利息收益,构成了Circle的利润核心。数据显示,在2024年,这部分储备资产收益占到了Circle总收入的99%

另一部分收入来源是支付与清算手续费,即用户在兑换稳定币时产生的手续费,但这部分收入占比较小。

这种模式的本质是发行方利用庞大的用户储备金进行低风险投资,赚取利差。其盈利能力完全取决于储备金的规模和短期利率水平。

对于寻求投资稳定币生态的公司而言,能否获得发行牌照,从而掌控庞大的储备金,是决定其能否分享这块最大蛋糕的关键。

香港牌照争夺战:谁是生态系统中的受益者?

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一场围绕牌照的争夺战已经打响。国信证券和摩根大通的报告共同指出了生态系统中的几类关键参与者和潜在受益方。

首先是生态系统的起点——发行方。香港金管局于2024年推出了“稳定币发行人沙盒”,首批已有三组发行主体、共5家机构入围,它们是获得首批牌照的热门候选:

    渣打银行、安拟集团与香港电讯的合资公司,计划发行港元稳定币HKDG。

    京东币链科技计划发行港元稳定币JD-HKD,聚焦跨境支付和供应链金融。

    圆币创新科技,计划与Cobo、连连国际合作发行HKDR,聚焦DeFi和跨境支付。此外,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数科与蚂蚁国际也已明确表态将在香港申请牌照。

其次是流量变现的渠道——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持牌交易所是稳定币流通和交易的核心场所,国信证券报告显示,截至6月25日,香港证监会已发放11张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

国信证券以香港首家持牌平台OSL集团为例,其2024年的收入结构清晰地展示了变现路径:

24.5%来自SaaS服务及相关收入,70.2%来自数字资产交易。其交易费率根据客户类型和交易方式,零售客户为0.2%~0.28%,机构客户为0.15%~0.225%。

然后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券商与金融机构。摩根大通的报告认为,与直接分享储备收益的发行方和收取交易费的交易所相比,传统券商的盈利模式较为间接,需要与交易所分润。但像富途这类拥有庞大零售客户基础和先进技术平台的券商,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报告提到,富途已向客户提供加密资产交易服务,并正积极申请自己的VATP牌照

最后则是不可或缺的“卖水人”——基础设施提供商。整个生态的运转离不开底层支持。国信证券报告中提及的储备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提供KYC/AML、支付、区块链安全等服务的技术提供商,都将从行业的合规化和规模化中受益。

综上所述,香港稳定币市场的合规化进程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幅清晰的产业图景。抓住那些在牌照、技术和客户基础方面具备先发优势的公司,将是分享这场数字金融盛宴的关键。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香港稳定币 稳定币新规 虚拟资产 牌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