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前天 18:29
“1岁工作22岁退休”:诈领养老金应追究刑事责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1岁工作、22岁退休”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审计署报告揭示养老金被挤占挪用问题,其中一职工通过篡改档案违规领取养老金。此事件暴露出养老金管理漏洞,涉及法律责任,并对养老金制度的声誉造成严重打击。文章呼吁彻查事件真相,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维护养老金安全,保障公众晚年生活。

👵“1岁工作、22岁退休”事件源于国家审计署的年度审计报告,报告揭示了养老金被挤占挪用或骗取套取的问题,其中涉及档案涂改、违规领取养老金等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涉事人员已涉嫌多项违法犯罪,可能面临退回骗取金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诈骗养老金达到一定数额,可按诈骗罪论处,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文章强调,养老金的重要性不亚于医保基金,应比照医保诈骗案,追究相关涉事人员的刑事责任,以维护养老金制度的公信力。审计报告还显示,类似违规领取养老金的案例并非孤例,问题广泛存在。

🧐文章指出,此类事件不仅损害养老金制度声誉,也反映出养老金管理中的漏洞。修改档案、诈领养老金的行为,背后往往涉及相关人员的协助,应追究所有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

2025-06-28 18:00:00

近日,一起“22岁退休”的新闻引发关注。2025年6月24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在养老金的审计工作中,报告披露了“414.08亿元被挤占挪用或骗取套取”的情节,山西蒲县疾控中心一职工的人事档案竟有14处涂改,“1岁工作、22岁退休”仍在层层过审之后“退休”,一边领取养老金累计69万元,一边又在新单位工作取酬。

“1岁工作、22岁退休”让外界为之哗然。有网友调侃说“毕业就退休躺平不是梦”“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也有网友笑言“看来新生儿也可以应聘大学毕业生”“我还没找到工作,人家已经退休了”。这起事件情节之荒诞,让人联想到史上中外都有过的“诈老诈小”“死魂灵”等操作手段,从年龄与人头上做文章以规避税收或是多吃多占。这起事件中“吃空饷”的手段,无异于空手套白狼。

问题在于,在科学昌明、统计手段进步的当代,如此堂而皇之的造假又如何可以瞒天过海?仅凭常识就能判断为假的荒诞情节,又是如何可以“层层过审”、一路绿灯的?2025年6月26日,山西蒲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相关资料已经提交,审计在查处,涉及的人员较多,各方面手续正在进行中。那么,相关部门理应尽快调查事件全貌,查明这起弊案里的真相,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当事人已经涉嫌多项违法犯罪。首先是违反社会保险法的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社会保险法第九十四条同时规定,违反该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通过的法律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而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以及最高法的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5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起案件中,这位“1岁工作、22岁退休”的职工诈领69万元养老金,已经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理应严惩。

前段时间,因为诈骗医保基金案件多发,有关方面加强了对医保诈骗的打击力度。2024年3月,两高联合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显示,不少不法分子盯上了公众的救命钱,以虚假就医、“空刷医保卡”的方式套取医保基金,甚至也有医疗机构与参保人员参与其中,把医保基金变成了人人可以分一杯羹的唐僧肉。近年来,有不少诈骗医保基金的涉案人员除了被要求退赔之外,也均被追究刑事责任锒铛入狱,具有很强的警示威慑效果。

养老金是公众安度晚年的一大保障,其重要性不在救命钱之下。对诈骗养老基金,也理应比照骗取医保基金案,追究相关涉事人员的刑事责任,以正风气,以儆效尤。毕竟,养老金的羊毛也是出在羊身上,维护养老基金的信誉,对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不是人人都会生大病,但人人都需要有备无患的养老。

公职人员造假诈领养老金,对养老金制度声誉的打击是沉重的。根据目前的养老金管理办法,职工最低需要缴费十五年,才能领取基本养老金,未来还将逐步提升到二十年。而在这起事件中,涉案人可以随意更改档案,22岁就“干满”了20年,领退休金了。他诈领的退休金,本来是公众的养老钱,社会大众缴纳养老保险是为了老有所养,而非养活“一毕业就已经在拿养老金”的禄蠹。

国家审计署此次的审计报告显示,“1岁工作、22岁退休”只是极端,但并非孤例。审计报告显示,在审计的25省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14万亿元里,共发现各类问题金额601.61亿元,有25省的2.83万名职工通过提供虚假病历或篡改档案提前退休等方式,违规领取养老待遇5.19亿元。各级政府也有挪用养老金、造成保险缺口的现象。甚至于,16省90家中介以伪造劳动合同与仲裁书的手段,帮助不符合条件人员违规参保,造成基金损失。

对于这些诈骗公众养老金的行为,除了要依照社会保险法追回冒领的养老金,并处罚款之外,还应对心术不正的违规领取人员追究刑事责任,不能让这笔钱养活了禄蠹。诈骗社保基金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此前也有。

修改档案,诈领养老金,也少不了各环节相关人员的协助。他们是诈骗养老金犯罪中的共犯,同样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处罚决不能罚酒三杯,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养老金 诈骗 审计 退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