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熊市邊緣到再創新高,標普500指數89天內大幅反彈23%,市值增加近10萬億美元。
受貿易爭端的最新進展和美國國會預算談判的推動,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雙雙創下新高,原因是投資者越來越忽視貿易戰和中東不穩定帶來的經濟威脅。
截至週五,標普500指數已從4月關稅引發的拋售低谷中反彈了23%,市值已增加近10萬億美元。市場數據顯示,在經歷了至少15%的跌幅後,這89個交易日的狂飆行情使美國股指有望以最快的速度回升至創紀錄的收盤水平。
早些時候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財政部長貝森特均表示,美國正在接近達成許多貿易協議。貝森特說,華盛頓希望在9月初之前完成與十幾個國家的貿易談判。
Haverford Trust投資策略主管Hank Smith表示,「市場感覺到,關稅不會像解放日那樣繁重。你已經看到了復甦。」
經濟數據方面,聯儲局偏愛的通脹指標——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物價指數環比上漲0.2%,略高於市場預期。
投資公司Treasury Partners首席投資官Richard Saperstein說:「我們已經看到了有彈性的收益。經濟活動依然活躍,通脹並沒有真正走高。」
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表示,他認爲今年可能會有兩次減息,第一次可能在9月,但他警告稱,關稅對通脹可能存在滯後影響,決策者應保持靈活性。
Brave Eagle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Robert Ruggirello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週五強於預期的PCE數據,與過去幾個月通脹數據走軟的趨勢相反,這表明關稅帶來的物價上漲可能已開始在經濟中顯現。雖然一個月的數據不能構成趨勢,但如果我們再看到幾個月通脹數據持續攀升,這可能會迫使聯儲局將其暫停減息的政策延續到2026年。”
美國銀行的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認爲,「從關稅轉向減稅/減息」的政策重心轉移,可能會導致今年下半年出現「泡沫」的高風險。
美國銀行在一份報告中援引EPFR Global的數據稱,今年以來,美國股市已錄得164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有望創下歷史上第三大的年度資金流入紀錄。
隨着業績季在幾周後拉開帷幕,本輪漲勢的基礎即將迎來重大考驗。根據機構彙編的數據,華爾街預計標普500指數第二季度的盈利將同比增長2.8%,這將是兩年來最小的增幅。
編輯/Je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