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06月27日 08:34
跟旅游系教授深聊后,我看到了旅游专业的大结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旅游业蓬勃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招生困境之间的矛盾。尽管旅游业被视为新兴战略支柱产业,但旅游管理专业却面临招生萎缩、专业被撤销的危机。文章深入分析了学科评估体系、学生就业导向、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揭示了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挑战,并引发了对教育体系与行业需求的思考。

🤔 旅游管理专业面临招生困境:近年来,旅游管理类专业撤销数量增加,新增院校为零,招生萎缩,学生和家长对其避之不及,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

🧐 学科评估体系导致专业被边缘化:由于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受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资源分配受限,课程设置和学术规范也受制于工商管理,影响了专业发展。

😮‍💨 学生就业导向与专业定位错位:部分学生将旅游管理专业视为考公或刷学历的捷径,而非从事旅游行业的专业,导致教育资源错配,也使得真正想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才受到挤压。

01

前几天,环球旅讯的一篇稿件《如果大学能重来,我一定不选旅游管理》引起了不少业界人士关注。 

一位高校旅游系教授A君看完文章后,有感而发,“实际上不止应届生,高校老师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也是一肚子苦水。” 

旅管应届生吐槽可以理解,毕竟在学校学的是管理,踏入社会却是被管理,心里有落差很正常,那人人仰慕的高校教授为何也会觉得憋屈呢? 

“按理说,985高校旅游管理硕士的行情应该不差吧,我身边就有朋友在读MTA(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费都是十几万起步......”我试着抛出了内心的疑惑。 

停顿了片刻后,A教授才小心翼翼开口,“其实,这几年旅游系的日子并不好过,招生萎缩的厉害,很多学校撤销了相关专业。据我所知,目前只有不到10所985院校本科还有旅游管理。” 

说到专业撤销,这几年带“管理”两字的人文、管理类学科,一直都是被撤销专业的“重灾区”。 

有机构统计,近十年本科高校被撤销的专业大类排名,排名前5分别是的:设计学类、工商管理学类、公共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被撤销的数量几乎都在200以上。 

而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在内的本科旅游管理类专业,近十年撤销的数量也在100以上,进入了全国各专业类撤销专业数量排名前20。 

此外,机构统计近5年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的新增办学本科院校为0。 

有旅管的学生调侃,“某二本学校2024级学生,看了今年的招生计划,发现旅管、酒管专业直接没了,我成了‘关门弟子’。”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许多家长、学生眼中,旅游管理类学科已经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夕阳专业。 

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旅游行业却是业界公认的朝阳产业。 

标志性事件是去年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旅游业被高层定调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尤其在当前房地产疲软、消费不振的现状下,旅游业被各地当成了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的救命稻草。 

此外,为了吸引老外游客,这几年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入境免签”“离境退税”等一系列友好政策,截至今年6月9日, 中国单方面免签 “ 朋友圈 ” 增至47国 。 

不妨再来看几组数据, 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WTTC) ,近日发布的 2025年《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 显示: 

2025年旅游行业将继续增长,为全球经济创造11.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相当于全球GDP的10.3%。

中国方面,2025年旅游业预计将为国民经济贡献创纪录的13.7万亿人民币,比疫情前,高出10.3%。同时,创造超过8300万个就业岗位。

预计到2035年,中国旅游业将为经济贡献超过27万亿人民币,增长率将是整体经济的两倍,达7%。同时,将创造超过1亿个就业岗位。 

02

一边是新兴支柱,对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旅游产业,一边却是不断被撤销,招生逐年萎缩的旅游管理学科。 

即便旅游对GDP的贡献率已经占到10%,仍然改不了旅游管理不被学生、家长待见的现状。 

像A教授一样的旅游教育工作者,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通常来说,产业和学科的发展历来是休戚与共的,为什么旅游业会出现学科和产业发展脱节的局面呢? 

在A教授看来,旅游管理学科日渐式微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大学的学科评估体系,是以一级学科为基础进行。 

各大高校只重视一级学科的发展,而旅游管理只是工商管理大类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逐渐被边缘化。 

在聊到学科设置问题的时候,电话里A教授的声压增大了许多,话也密了起来。 

“各院校领导都很重视学科排名,但你去看国内主导的这些学科排名榜单,很少能看到旅游管理的身影,因为你不是一级学科,就没有亮相的机会。”

“旅游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下面的二级学科,处境非常尴尬。比方说,明年马上就要进行学科评估了,旅游管理学科需要把所有的工作材料、科研成果先要上交给工商管理,再由工商管理来统合。”

“因为是二级学科,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论文学术规范,都得按照工商管理的要求来。导致我们旅管的研究生、老师,心态其实是很畸形的,就恨不得早点得到工商管理领域专家的认可。”

所以,本质上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下,旅游管理作为二级学科,对学院产生不了学术GDP,无法为学校的学科排名做出贡献,自然就得不到学校的资源支持。 

再加上目前各院校都在砍文科,像旅游管理这样的二级学科自然也就成了牺牲品。 

除了学科被边缘化之外,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缩编背后,也跟该专业沦为了“做题家”上岸、镀金拿学历的捷径有关。 

“我MTA(旅游管理硕士)的同学,有干中医的、有卖手机的、有教培机构的,五花八门。”朋友B总告诉我,从他自己的情况来看,同学中一大半都不是来自旅游行业。 

这类“高分数非旅游”人才涌入旅游管理专业刷学历,无疑是对优质旅游教育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也会把真正想进修的旅游从业人员挡在门外。 

“其实很多高校也很无奈,这类人就是很能考,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硕士点来说,它首要任务是把规模做起来,至于毕业后学生是不是进入旅游行业,反倒没那么重要了。”A教授坦言,如果常年招不到生,硕士点也会被取消掉。 

03

另外一位业内人士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 “ 说的直白点,很多旅游系的研究生,他们读研 的目的 , 不是到旅游行业就业,而是拿文凭去考公 、 考编 。” 

“ 考不上了 , 然后找旅游相关工作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相关经验,又不愿再从基层做起,反过来抱怨这个专业 不好。” 

学而优则仕,一直以来都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观念。尤其这几年,在“张XX老师”等自媒体大V的鼓吹之下,“考公”之风达到顶峰,大家都想稳定“上岸”。 

据相关机构统计,今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了340万,省考报名人数更是突破了530万。 

在这样的环境下,旅游管理的学生也不免跟风加入考公大军,导致许多本科生抱怨旅游管理专业报考专业少,只能报三不限,但问题的本质是,旅游管理本就是一门注重应用和实践的学科,而不是作为考公和刷学历的捷径。 

也有部分旅游专业学生抱怨就业困难,但事实上呢?在AI大行其道,各行业都担心被AI取代的时候,旅游业恰恰是就业最为广泛的行业,毕竟AI还没办法取代需要人去服务的工作。 

前段时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布了一份就业报告,就很有戏剧性,美国计算机工程毕业生的失业率高达7.5%,相比之下休闲及旅游服务业的失业率是3.7%。 

社会并不会给勤奋超额奖励,而是奖励愿意冒险和迎合市场需求的人。 

就好像十几年前大家都报土木、计算机,如今所有人都往体制内挤的时候,有野心的人可能不会这么干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科研人员的薪资不及部分酒店总经理,后者更加迎合社会需求一些。 

事实上,当一部分人还在抱怨的时候,很多不是旅游专业的人却反倒看到了旅游行业的机会。 

比如,此前环球旅讯报道过的西班牙语专业高材生,毕业后做了入境导游,借着入境免签政策的东风,赚的盆满钵满;原本送外卖的小哥,转型成为了滑雪教练,踩着冰雪旅游的热潮,一个月就挣够过去一年的收入。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旅游业是最不缺机遇的行业,即便是很多大学生所诟病的酒店,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反倒成了吸纳就业的稳定行业。 

从历史发展经验 来看 , 国内旅游发展无疑驶入了快车道,但旅游管理专业却面临巨大的转型危机,受制于学科体系,招生萎缩、专业被撤销,老师们也人人自危。 

可以肯定的是,旅游产业的未来是确定的,但旅游管理专业的“大结局”却依旧生死未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旅讯”,作者:胡彪,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旅游管理 学科困境 行业发展 教育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