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6月27日
[文 化] 科学普及也是文化传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强调了创新文化在科技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总结的“八个坚持”中,特别提到了培育创新文化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稳固基础,能够促进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文章深入阐述了科学普及在创新文化中的作用,认为科学普及是创新萌发的基础,能够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重塑社会对创新的认知,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它能够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并为科技创新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和市场支持。

🚀科学普及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创新奠定基础。

🔬科学普及有助于塑造积极的创新心态。它帮助人们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破除对失败的恐惧,从而促进全社会对创新的支持。

    ◎陈 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用“八个坚持”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其中之一便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不仅取决于科技创新的水平,也取决于科技创新与现有文化冲突的解决,即让社会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新文化,实现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如果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比作发展的前沿阵地,那么创新文化就是稳固根据地和大后方的关键。在科技事业发展的征程上,创新文化让更多人投身科学事业,形成创新大军;创新文化让科技与产业深度交融协同,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创新文化让社会资源更多投向科技,让更多民众愿意拥抱科技产品与服务,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打通投资与市场。

    如果把创新文化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科学普及就是它扎根社会土壤的根须,没有根须就无法支撑起蓬勃成长的枝叶。

    科学普及是创新得以萌发的基础。它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高深知识“翻译”成大众语言,打通专业学术与公众理解之间的壁垒,像魔法棒般点开科学大门,在普通人群中点燃“为什么是这样”“还能怎样”的思考火花,从而撒下探索的种子。

    科学普及为创新立好精神支柱。科学普及教导人们区分事实与观点、从数据中寻找规律、理解科研中的可证伪性;优秀的科普实践以科学方法论为内核,于无形中锻造人们辨别真伪、溯因求证的逻辑与能力。当人们习惯用实验验证生活技巧,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网络谣言,科学精神便悄然融入社会的呼吸与脉搏中。

    科学普及可重塑社会对创新的心理预期与失败的价值共识。没有哪项伟大的创造是一次铸就的丰碑,亦无一项颠覆性的发明不经历百次失败的淬炼。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可以打破人们对创新挫折的恐惧坚冰,让全社会更珍视失败的价值。

    在2016年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今天,科学普及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人们更好理解、接纳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社会生态、市场环境等方面的社会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科普工作者应该以此为契机,面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革新科普理念,用好科普内容、形式和方法,切实肩负起厚植创新文化根基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 科学普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