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藏的AI工具箱 06月26日 22:15
录音笔的终结者,还是AI时代的又一个“美丽废物”?深度体验出门问问TicNote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评测了出门问问推出的AI硬件产品TicNote,一款轻薄便携的语音记录设备。TicNote不仅具备出色的录音质量和稳定性,还搭载了强大的AI功能,包括语音转录、总结、思维导图生成、深度搜索等。它支持多语种,提供丰富的总结模板,并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内容推送。TicNote旨在成为用户大脑的延伸,帮助用户从繁琐的记录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思考和创造。

📱TicNote外观设计轻薄便携,仅重29克,厚度3毫米,配备磁吸卡套,方便携带和使用。它提供扬声器和听筒两种录音模式,解决手机录音痛点,录音质量优秀,降噪效果好。

🗣️TicNote的AI功能强大,支持120多种语言和方言,提供多种场景的总结模板,自动生成标题和标签。它还能生成思维导图和顿悟时刻文案,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录音内容,并进行深度搜索拓展信息。

💡TicNote还具备知识资产沉淀功能,用户可以创建项目文件夹,导入录音、文档和音频,并通过Shadow功能进行信息检索。此外,它还支持定时推送相关内容,并提供Web版本,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

💰TicNote售价999元起,适合职场高管、内容创作者、AI工具爱好者、学生、科研人员和留学生等,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辅助学习和跨文化交流。

原创 歸藏的 AI 工具箱 2025-06-25 19:56 北京

大家好我是歸藏(guizang),今天带来的是出门问问的 AI 硬件产品 TicNote 体验。

大家好我是歸藏(guizang),今天带来的是出门问问的 AI 硬件产品 TicNote 体验。

随着 AI 到来,在刚有语音转录模型的时候我就在畅想,这个能够替我们记住一切的工具终于要来了。

但是GPT发布两年了,国内能用且好用的 AI 语音记录产品还是没有。

现在,终于出门问问的 AI 语音记录产品 TicNote 发布了,提前拿到了测试机,试用了一个月,已经离不开了,超级方便。

打开包装盒之后,你就能看到 TicNote 的产品本体,一个超级薄的卡片。

他们说这玩意只有 29 克,大概只有 iPhone 16 Pro 七分之一,拿在手里基本感受不到重量。

厚度只有三毫米,是 iPhone 16 Pro 的三分之一,大概三张信用卡叠起来差不多。

由于用的海外版本测试,卡片硬件(按钮)样式可能不太一样,以右侧白底渲染图为准。

另外还搭配一个皮质的磁吸卡套,方便吸到 iPhone 或者其他支持磁吸的设备后面。

用我的 13 Pro 和小米 15 试了一下吸力相当不错,使劲甩都不会掉。

回到卡片硬件详细的功能上,最左边是一个模式切换按钮。

默认的时候是扬声器,这个时候 TicNote 会录制周围的声音,适合多人线下会议、讲座&课堂以及采访等形式。

我拿着去嘈杂的地方试了一下,录音质量相当不错,降噪效果很好,尤其是考虑到它的体积

将按钮切换到红色的时候就变成了听筒模式,这个时候他会根据手机的震动来无感录制手机内部的通话声音

用 iPhone 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就是通话录音或者微信语音时候的录音,iOS 录制会有提示音,非常尴尬,有时候我们只是想记录一下。

TicNote 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完全可以切换之后盲操开始录音,除了卡片会有微弱震动提醒你自己开始录制外,完全没有任何感知。

切换的时候右侧会有个小屏幕用不同图标来展示模式和是否在录音。

录音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定性,我在用手机上的 AI 录音应用的时候很多次出现停录不提醒丢失信息等问题,真的相当崩溃。

所以我们就更需要 TicNote 这种硬件来保证稳定性。

TicNote 官方宣称它可以连续工作 20 个小时,待机超过 20 天。

我自己最长一次连续录了两三个小时,没啥问题,一般我们开会之类的最多也就这么长时间,相当可以了。

而且录音是存在卡片本地的,无论跟手机 APP 怎么传输,卡片本身的存储都是最后的保底,可以确保我们的原始音频信息不丢失。

回到最重要的问题,我如何开始录音呢?

你可以长按卡片右侧的按钮,开始录音后卡片会微弱震动,显示屏也会有动画展示,停止录音再次长按就行。

或者你也可以在 APP 里面点击录音按钮开始录音,状态也会在 APP 实时显示。

AI 硬件强的不只是硬件,还有 AI 。

在软件上 TicNote 也非常强大,最基本的语音转录和总结当然是有的,而且语音生成和转录也一直是出门问问的优势。

TicNote 支持 120 多个语种和方言,国内主要的方言都能搞定,对于一些经常要去方言地区做业务的朋友,应该非常必须了,在多人对话中也支持区分不同人物的发言。

在总结的时候它提供了非常多的场景模版,基本覆盖了所有涉及到语音的场景,无论是上课、访谈还是采访、会议都有,它会根据目的不同给出不同的总结逻辑。

总结的结果中关于标题、标签都是自动生成的,总结部分也都非常详细,即使你们是在都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瞎聊,他也会非常调理的把每个部分的内容都塞在一个逻辑框架里面。

除了常见的总结和转录总结以外,TicNote 也提供了其他内容的拆解和消费方式。

它会帮你自动生成当前录音的思维导图,方便你用非常全面的视角去理解长时间录音的话题的内容。

同时 AI 也会挑选整个语音中他觉得最有价值最有启发的部分,给你生成一个顿悟时刻的文案。

比如这里他发现大家提到 AI 语音转录产品的同质化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其卷功能不如深挖需求打造差异化体验。

同时也跟继刚合作把它的卡片提示词放了进来,可以将录音中的敏感信息过滤后用可视化的形式展示最核心的思考

除了前面这几个分析录音本身的内容之外,TicNote 也会用其他信息拓展你们讨论的内容。

首先是会基于你们的聊天内容进行深度研究,根据聊天中提到的信息,进行更多的搜索和进行解释。

比如上课过程中可能老师或者分享者并不会说太多相关概念的背景或者延展的信息,这个时候深度搜索就能帮你补全录音中的上下文,对聊天的内容进行拓展。

刚说过顿悟时刻这个功能,可以在不涉及具体对话人和敏感信息的情况下,分享对话的核心内容。

TicNote 也能帮你将对话内容生成一个AI 对话的播客,这样同样也可以在不暴露谈话人的前提下分享更多的核心聊天内容。

同样你可以跟其他对话者或者不相关的人分享 TicNote 总结的内容。

如果是相关的对话者可以分享原始的转录和录音,如果你需要去掉敏感信息的话顿悟时刻和播客就很适合。

除了单次的录音分享以外 TicNote 也会随着你录制内容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懂你。

你可以在项目 Tab 的部分创建文件夹,然后选择对应的录音可以导入,也可以导入你自己的相关的文档或者其他音频。

之后你可以进入到 Shadow 里面跟他沟通和查询你以往的信息,还可以选择从你指定的文件夹中检索内容。

另外还有个神奇的功能,你可以让他定时给你推送相关内容,类似 ChatGPT 的 Task 功能。

比如我就可以让他每天早上给我推送 AI 相关的新闻信息或者你当前行业的一些指定的信息。

虽然我一直在用 APP 演示,但 TicNote 也是有 Web 版本(https://ticnote.cn/)的,几乎所有功能 Web 版本也都能用

这基本上就是 TicNote 测评的内容。

最重要的价格,今天在发布会上也公布了:999 元送三个月的 AI 会员,还有 1499 元送 12 个月的 AI 会员。

说了这么多,TicNote 适合哪些人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优势:

工业设计顶级,超薄超轻,磁吸体验满分。Shadow AI的总结、提炼和深度研究能力远超预期,是真正的“思考伙伴”。双模式录音解决了手机录音的痛点。硬件+软件+AI Agent形成完美闭环,知识资产沉淀感强。海外市场的成功和国家级认可提供了强大的信任背书。

基于这些优势,如果你是会议缠身的职场高管/项目经理、需要大量采访和素材整理的内容创作者/记者、追求极致效率的AI工具爱好者,这个真的会很适合你,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如果你是需要记笔记和复盘的学生/科研人员、需要语言环境和纪要的留学生/跨境商务人士,也可以考虑一下,毕竟课堂复习和记笔记真的很费劲。

TicNote 并不是要跟其他 AI 产品一样取代你的大脑,而是要成为你大脑的最佳延伸。成为你大脑这颗 CPU 的硬盘和内存,它将你从繁琐的记录和整理中解放出来,让你专注于思考和创造本身。

最后出门问问还说要继续发布其他类型的 AI 硬件,比如手表、耳机、运动设备等。

感觉最近国内的 AI 硬件热度真的起来了。

提前感谢你的点赞、喜欢和转发这对藏师傅很重要🙇‍♀️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TicNote AI硬件 语音记录 出门问问 效率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