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6月26日 14:02
地球“压力阀”被打开?科学家警告:冰川融化或触发更多地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项新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可能通过融水渗入地下,增加地震发生的风险。研究人员在阿尔卑斯山大乔拉斯峰发现,2015年的热浪加速冰川消融,导致小地震活动增加。尽管这些小震未造成直接破坏,但研究显示,小震频率增加可能提高大地震发生的概率。研究指出,融水渗入地下会削弱断层稳定性,类似机制也出现在台湾等地区。这一发现对喜马拉雅等活跃地震带具有警示意义,并提示全球冰川消退的影响可能远超预期。

🧊 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融水渗入地下可能增加地震风险。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阿尔卑斯山大乔拉斯峰观察到,2015年热浪导致冰川加速消融,并与小地震相关。

💧 科学家们认为,融水渗入地下会削弱断层的稳定性,从而触发地震。这种机制与台湾地区东部的地震活动以及页岩气开采等工业活动类似。

📈 研究表明,地震活动与季节性和热浪强度呈正相关。在勃朗峰地区,夏末融水渗透后微震增多,且2015年后地震强度和频率显著上升,浅源地震滞后约1年,深源地震则滞后2年。

⚠️ 尽管阿尔卑斯山的地震强度通常不超过6级,现有基础设施足以应对,但这一发现对喜马拉雅等冰川广布的活跃地震带具有警示意义。研究人员认为,全球冰川消退的影响可能远超预期。

气候变化加剧了干旱、热浪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如今研究发现,全球变暖还可能通过冰川融化增加地震风险。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阿尔卑斯山大乔拉斯峰(勃朗峰山系的一部分)发现,2015年的热浪导致冰川加速消融,融水渗入地下后与一系列小地震有关。虽然这些小震未造成直接破坏,但研究表明,小震频率增加会提高大地震发生的概率。

科学家早已发现,地下水在高压下渗入岩层孔隙时,可能削弱断层的稳定性,从而触发地震。类似机制也出现在台湾地区东部的地震活动,以及页岩气开采、废水回注等工业活动中。全球变暖加速冰川融化,使更多水体渗入地下,可能进一步加剧地震风险。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尽管此前缺乏直接证据,但新研究提供了多维度数据,表明地质系统正在对气候变化作出响应。

在勃朗峰地区,地震活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夏末时融水渗透后微震增多,初春则减少。但2015年后,地震强度和频率显著上升,且与热浪强度呈正相关,浅源地震滞后约1年,深源地震则滞后2年。研究人员推测,融水可能通过山体内部的断层网络下渗,使更多断层达到破裂临界点。

尽管阿尔卑斯山的地震强度通常不超过6级,现有基础设施足以应对,但这一发现对喜马拉雅等冰川广布的活跃地震带具有警示意义。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学者指出,仍需更多数据验证气候与地震的关联,但全球冰川消退的影响可能远超预期。随着气候变化持续,地质系统的反馈机制或将带来新的挑战。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气候变化 地震 冰川融化 全球变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