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6月24日 15:59
顶住负面压力!2025年迄今新兴市场资产跑赢全球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今年上半年,尽管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频发,新兴市场的货币、股票和债券等资产表现却优于全球市场。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指数均上涨约10%,而发达市场指数涨幅相对较小。这得益于新兴市场顶住了悲观预期,以及美元走软带来的积极影响,为央行降息提供了空间,从而提振了股市和债市。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热情升温,资金开始回流。此外,中国科技行业的崛起也为新兴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新兴市场资产表现突出:今年上半年,新兴市场的货币、股票和债券等资产表现优于全球市场,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的相关指数均上涨约10%。

💪顶住悲观预期:尽管面临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战等挑战,新兴市场表现稳健,部分原因是市场寻求从美元资产中分散风险。

🏦美元走软与央行降息:美元走软缓解了新兴市场货币的压力,为各国央行降息提供了更大空间,从而促进了股市和债市的增长。

💰资金回流与市场信心: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信心增强,资金开始回流,扭转了此前撤资的局面,这主要得益于较低的估值和有吸引力的通胀调整后收益率。

🇨🇳中国科技的驱动作用:中国科技行业的崛起对新兴市场表现产生了积极影响,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创新和主导地位,并将其视为投资机会。


财联社6月24日讯(编辑 周子意)2025年上半年,新兴市场的资产表现亮眼。尽管今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全球贸易战和中东战局接连冲击全球资本市场,不过从目前表现来看,新兴市场的货币、股票和债券等资产在今年上半年跑赢了全球市场。

今年迄今,摩根大通编制的GBI新兴市场本币债券指数和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编制的大型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均上涨了10%左右。

相比之下,涵盖23个发达经济体大型股的MSCI国际全球指数(MSCI World Index)年初以来上涨4.8%,而富时世界国债指数(FTSE 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则上涨6.6%。

顶住了悲观预期

根据今年早些时候的预期,新兴经济体被认为会受到全球贸易战的最大打击。但就目前来看,其顶住了悲观预期,这是因为在不稳定的大环境下,这些市场正寻求从美元资产中分散出来。

此外,新兴市场也受益于美元走软,这缓解了其货币面临的压力。分析人士认为,这给了这些国家的央行更大的空间来削减借贷成本以支持经济增长,并由此提振了股市和债市。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的新兴市场股票宏观策略师Nandini Ramakrishnan就指出,“随着新兴市场货币走强,它们的央行有了更大的降息空间。这为股市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基于上述因素,近几个月来,投资者对这些市场的热情有所升温,并且也在重返那些此前估值较低、或经通胀调整后收益率颇具吸引力的市场。

Principal Finisterre首席投资官Damien Buchet评价道,“突然之间,新兴市场本币债务再次变得强大起来。”

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5月和6月期间,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基金中净流入资金为110亿美元,扭转了4月时候的大幅撤资(当时正值人们对美国关税影响的担忧达到顶峰之际)。

高盛中东欧和中东地区经济学联席主管Kevin Daly称,“多年来,新兴市场本币资产一直投资不足,这意味着,即使是小额资金流入,也可能产生巨大影响。”

关注中国

还有分析指出,中国的科技行业日益增长的吸引力也提振了新兴市场今年以来的表现。

摩根大通的Ramakrishnan指出,“目前全球长期结构性趋势之一是技术,而中国在许多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抓住这其中机遇可能是个好主意。”

她还补充道,“全球投资者们正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创新和主导地位。”

富达国际多资产投资组合经理George Efstathopoulos表示,“我第一次没有在高位抛售中国股市。因为从创新的角度和股市的角度来看,中国正在挑战美国。”

汇丰首席多资产策略师Max Kettner则认为表示,如今的形势“与2010年代截然不同”,“以前我在想‘不能买南非,不能买巴西’,因为这些国家潜在的财政问题。但如今这种财政担忧的说法已经站不住脚了,因为发达市场也有同样的情况。”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兴市场 资产表现 美元 中国科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