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用不用替身?
我年轻的时候,恰好是功夫片的黄金年代。
那时候有一大批星光熠熠的功夫明星,成龙,洪金宝,李连杰,赵文卓,于荣光,杨紫琼等等。著名的NBA中锋奥尼尔,当时就是成龙的粉丝。
成龙的标签中,有一个叫做“不用替身”。那时候我们也都相信他不用替身,所以一起看电影的时候,还特意告诉朋友,成龙是不用替身的。
前一阵子在微信上看了王晶的一些短视频,讲了许多当年的往事。有人问他,武打演员是不是都用替身?他说,是。那成龙呢?王晶说,他23岁之前不用吧。
其实这个回答并没有让我惊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要考虑风险和回报。
成龙,李连杰都很贵,一部电影都要指望他们,如果因为一个危险的动作让他们受伤导致影片拍摄出问题,那几千万几亿的成本,谁来负责呢?
所以,用替身是对的。有些动作很危险,就不能让主要演员去做,因为要保证电影正常拍摄;有些动作,可能演员也做不来,或者做不好,那还是要替身。
就像今天有些镜头可以用AI或者特效来做,那为什么非要实景拍摄呢?
当然不用替身是有品牌效应的,因为观众就喜欢你动作牛逼,真爷们这种人设。尽管用不用替身电影看起来的效果是一样的,但如果你说我们的武打演员是不用替身的,观众看电影的时候就会觉得爽一点。
这跟电影视觉效果没关系,纯粹是心理感受,这算是商品的一种附加价值。
就像有些主播会专门强调自己没开美颜,那直播间的大哥就会爽一点。其实开没开,谁知道呢。
俄罗斯有一部科幻片叫《挑战》,据说真的是在国际空间站里拍摄的,但也并没有让它成为著名的电影。
印度在眼科手术上曾经有个创新,把眼科手术费用大大降低了。
这个解决办法,就是用“替身”。
其实就是把一台手术的普通执行环节让普通医生来做,主刀医生只要去划最关键的那一刀就行了。这就让手术效率大大提高了。
我们公司为客户做咨询,也是一样的。
我是公司最有经验的那个人,但我没法事无巨细地都做,所以我同事就负责做那些琐碎的工作,我来看最重要的创意和战略。
这本质上,都是在做替身的工作。
过去,我在家里吃完饭自己去刷碗,我妈就自然地意识到,我的时间是更贵的,所以她就说她来收拾,让我去工作。
最近一年,我不这么想了。因为做饭做家务,本来就是我的乐趣,现在我每天花在做饭吃饭上的时间,超过两小时。
这恰恰是我最放松的一段时间。人也不能变成工作机器,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