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钢筋森林中
上班族的日常总被
通勤、打卡、工位
三点一线的节奏填满
但你是否想象过
某天清晨
你的工位突然变成了游乐园?
↓↓↓
☑️打卡机
🖱️鼠标
⌨️键盘
🖨️打印机
🎠还有摇摇乐木马可以
这不是荒诞梦境
而是互动装置带来的现实奇遇
↓↓↓
早上九点
上班族平平
提前一小时抵达公司楼下的地铁站
只为打卡“上班乐园”
这个由办公用品改造的“游乐场”
将职场人最熟悉的工位
变成了充满想象力的空间
微笑打卡机
要求对着镜子竖起大拇指
情绪稳定的键盘
会自动回复甲方
“好的,您说的都对”
而打印机竟能吐出一张
通往世界各地的“登机牌”
最令人忍俊不禁的
是那只“不想上班的鼠标”
它会像顽童般逃离手掌
仿佛替无数打工人完成了“摸鱼”心愿
这些看似戏谑的设计背后
藏着深刻的共情
工作室创始人张林坦言:“我们关注的是都市年轻人的生活日常。”当键盘、鼠标这些冰冷的工具被赋予“情绪”,它们成了职场人压力的放大器,也是释放情绪的减压阀。
“大阳大树”的创意
不止于这个上班乐园
在他们的工作室中还有更多颠覆认知的装置:
在“换脑子有限公司”中
插入脑片之后
你可以瞬间切换成9位不同性格的角色
比如“干什么都很慢的树懒”
“怼天怼地的林黛玉”等等
而“拥抱时间”装置
则是通过光影将时间具象化
参与者需双手捧起“时钟”
在开合间展开与时间的对话
大阳大树的这些作品
打破了传统艺术展的“禁锢感”
用低门槛的互动邀请路人成为参与者
这种“接地气的幽默”
正是工作室的标签
正如张林所说:“我们想用诙谐的方式,讨论‘大人如何放松’这个严肃课题,将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的一些感动带给大家,正如‘大阳大树’一般。”
大阳大树这个名字的由来充满诗意,张林曾躺在世纪公园的大树下,阳光透过叶隙投下光斑,“那一刻工作压力消失了”。这种在城市缝隙中捕捉放松瞬间的理念,贯穿工作室的创作生涯。
创始人张林在儿时
便看着木匠父亲
用凿子手工打磨木料
这段经历让他领悟到“材料与人的对话”
留学英国时
他设计的感应相框
因“渴望与人互动”的拟人化创意
一夜爆红
也坚定了他回国深耕互动艺术的决心
而在皮克斯动画的影响下
他立志通过交互装置探讨
“人应该如何去活”的深刻问题
这种将宏大命题解构为日常感动的立意
贯穿团队所有作品:
采用定向音响模拟恼人蚊鸣的“打蚊子装置”
睡不着数绵羊的光影装置
就连公司楼下也摆放着
摇出“黄金万两”的财神爷
生活就像这些装置
换个角度,平凡也能发光
不必贩卖成功学
也不用煽动对立
大阳大树邀请每个人
在荒诞中照见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笑着打印出登机牌时
也在不经意间
治愈了那个想逃离工位的自己
或许我们该重新理解“上班”这件事
它不必是永不停歇的旋转陀螺
也可以是每日上演的行为艺术
麻辣财经:https://www.hui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