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6月24日 02:42
[成 果] “人工树叶”研制有了新思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在无偏压光电化学水分解制氢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出高效稳定的半透明光电阳极器件。该器件将太阳能-氢能转换效率提升至5.1%,创下同类系统最高纪录,为“人工树叶”研发提供了新路径。这项突破性成果解决了光电阳极水氧化反应速率慢的问题,并通过半透明设计,兼顾了导电与透光性,减少了太阳光能量损耗。该研究为开发高效、低成本、耐用的“人工树叶”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应用于建筑外墙、屋顶或沙漠制氢站。

💡研究背景: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太阳能水分解制氢技术成为重要解决方案,可以将不稳定的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的氢能。

✨技术突破: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半透明光电阳极器件,解决了光电阳极水氧化反应速率慢的问题,并兼顾了导电与透光性。

☀️效率提升:该器件在完全依靠阳光驱动的独立系统中,实现了5.1%的太阳能-氢能转换效率,突破了此前记录。

🌱应用前景:该成果为“人工树叶”的研发提供了新技术路径,未来有望应用于建筑外墙、屋顶或沙漠制氢站。

太阳能制氢效率超百分之五

“人工树叶”概念图。AI制图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通讯员赵晖)记者6月1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新能源化工团队在无偏压光电化学水分解制氢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稳定的半透明光电阳极器件,将太阳能—氢能转换效率提升至5.1%,创下同类系统最高纪录。这一成果为“人工树叶”研发提供了新技术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加剧,太阳能因其清洁可持续特性成为重要解决方案。针对太阳能间歇性问题,无偏压太阳能水分解技术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将不稳定的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的氢能,为应对能源环境挑战提供了新路径。

    然而,光电阳极水氧化反应速率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无偏压太阳能水分解效率的提升。针对这一技术瓶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新能源化工团队成功研制出具有突破性的半透明硫化铟光阳极器件。“这种半透明设计巧妙地解决了传统金属层导电与透光无法兼得的问题。”论文通讯作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拓说,“它不仅能显著提高水氧化反应速率,还能让部分阳光穿透到达光电阴极,大幅减少了太阳光的能量损耗,有效突破了光生电子跨界面传输的障碍。”

    实验表明,该器件在完全依靠阳光驱动的独立系统中,实现了5.1%的太阳能—氢能转换效率,突破了此前采用硅基光电阴极与全无机光电阳极在该系统5%的转换率。

    据介绍,该成果为半透明光电阳极设计提供了创新方案,为多组分串联光电极研发开辟了新思路。未来或将开发出高效、低成本、耐用的“人工树叶”,应用于建筑外墙、屋顶,或在沙漠建设制氢站。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太阳能制氢 光电阳极 人工树叶 新能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