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与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携手,共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标志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篇章。双方旨在打造“真学实练”的实践平台,构建“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生态,共同培养新时代的汽车产业人才。合作将聚焦智能辅助驾驶、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促进学科与产业的有机融合。 双方已启动首批11项技术课题,并联合举办多期培训班,近两百名清华学子参与重点项目,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 合作背景:清华大学与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共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旨在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汽车产业人才。
🤝 合作目标:双方将围绕智能辅助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实现学科和产业的有机融合。
💡 合作内容:双方已启动11项技术课题,涵盖智能底盘、高阶智驾及动力构型。此外,还联合举办培训班,并安排清华学子参与重点项目。
👨🎓 人才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双方将共同打造“真学实练”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生态,助力新时代汽车产业人才的成长。
🚀 合作意义:此次合作是双方在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搭建起更紧密的合作平台,促进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发展。
IT之家 6 月 23 日消息,据东风汽车消息,“清华大学-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共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今日在东风汽车研发总院举行,双方将围绕打造“真学实练”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生态开展深度合作。

东风汽车官方表示,此次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搭建起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助力培养新时代汽车产业人才。
另外,双方将以此次揭牌为契机,围绕智能辅助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充分利用清华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东风产业经验和工程创新优势,实现学科和产业的有机融合。
IT之家从东风汽车官方获悉,双方合作以来,首批涵盖智能底盘、高阶智驾及动力构型的 11 项技术课题已全面启动。过去 3 年,双方联合举办多期“汽车产业前沿与创新培训班”。同时,近两百名清华学子走进东风研发一线,在专家指导下深度参与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