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上周末轰炸伊朗核设施后,伊朗国会表决通过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中东局势危险升级。

专家估计,东亚进口的原油中有一半以上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而中国是最大的买家之一。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每天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口原油540万桶。

日本海关数据显示,去年日本95%的原油进口来自中东。日本的能源货运公司也正在为霍尔木兹海峡可能出现的封锁做好准备。

航运巨头商船三井告诉法新社:“我们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尽可能缩短我们的船只在海湾地区的停留时间。”

历史上,伊朗就曾经多次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是至今还从未真正落实过。

三菱日联银行的专家说,短期内全球石油库存增加、石油输出国组织与盟友(OPEC+)的可用闲置产能,以及美国页岩油产量都可能提供一些缓冲。“不过,霍尔木兹海峡的全面关闭仍将影响集中在波斯湾的大部分闲置产能的可及性。”

沙特阿拉伯是中国第二大原油供应国,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5%,即每天160万桶。

以下是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出口原油的主要亚洲国家:

当局在声明中说:“政府和行业利益相关者已做好应急准备,维持相当于约200天供应量的石油储备。”

亚洲国家可以实现石油供应多元化,但很难取代来自中东的大量石油。

第一季度,每天约有200万桶原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亚洲其他地区,尤其是泰国和菲律宾,以及欧洲(50万桶)和美国(40万桶)。

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拥有绕过霍尔木兹海峡的基础设施,可能减轻运输中断的影响,但它们的过境能力仍然非常有限,约为每天260万桶。

首尔贸易和能源部说,韩国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进口目前尚未中断,但考虑到可能出现供应危机,官员们正在“为霍尔木兹海峡可能出现的中断做好准备”。

美国能源信息署称,日本每天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口160万桶原油。

另一方面,伊朗修建的经阿曼湾出口石油的戈雷-贾斯克输油管道自去年以来一直处于停运状态,这管道的最大输送能力仅为每天30万桶。

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只有34公里,而这一处靠近伊朗领土,伊朗可以出动巡逻艇干扰过往的船只,也可从地面发射导弹袭击船只,达到封锁这条海上通道的目的。

若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亚洲国家将受到最大的影响,中国、印度、韩国等的经济将面临风险。

替代方案有限

不过,由于担心中东冲突升级,新德里过去三年增加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

据分析公司Kpler称,中国还购买伊朗90%以上的石油出口。4月份,中国每天进口伊朗原油130万桶,低于3月份创下的五个月高点。

印度高度依赖霍尔木兹海峡,印度今年第一季度通过该海峡每天进口原油210万桶。

法新社报道,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每天约有1420万桶原油和590万桶其他石油产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约占第一季度全球产量的20%。其中,约84%的石油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亚洲。

韩国约68%的原油进口需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今年的进口量为每天17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