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6月23日 21:12
全球首个声音资产交易平台上线,声音可以买卖“变现”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国际声音资产交易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声音资产交易进入新时代。该平台允许马路喧闹、海浪鸟鸣等声音转化为数字资产进行交易,千年非遗唱腔也能在全球流通。平台整合并盘活国有声音资产,包括国家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的珍藏文物,以及昆曲、秦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预计明年将对企业和个人开放,届时各类声音数据资产均可注册交易。专家指出,仅动态音乐资产中文物级别就有300万亿分钟,其中17万亿分钟已数字化可直接交易,潜力巨大。平台自上线以来交易额增长迅速,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 **平台定位与功能:** 国际声音资产交易平台主要以国有声音资产为对象,对文物级声音资产进行整合和盘活,实现确权、定价和交易,将抽象的声音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

🏛️ **资产类型:** 平台涵盖多种声音资产,包括活态类(口口相传的声音)、静态类(文字、乐谱、图像)、声音物象(戏台、古琴等),以及动态类(音频、视频载体)。

💰 **交易模式与潜力:** 平台对声音资产进行分级注册,例如动态音乐资产,文物级别的就有300万亿分钟,其中17万亿分钟已数字化可直接交易,注册费按文物等级收取,预估潜在产值巨大。

📈 **市场表现:** 平台交易额增长迅速,2025年2月13日线上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截至2025年6月18日累计交易额达425亿元,2025年新增交易额为389.57亿元。

IT之家 6 月 23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最近,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国际声音资产交易平台上线。这个平台上,马路喧闹、海浪鸟鸣能够变成数字资产,千年非遗唱腔未来能在全球流转交易。

经历确权、定价和交易,一个抽象的声音能变成可交易的金融产品。有资产价值的包括:

▲ 官网截图

IT之家从报道获悉,国际声音资产交易平台主要以国有声音资产为对象,对文物级的声音资产进行整合和盘活,国有声音资产包括: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各个国家文化单位场馆中珍藏的声音文物,以及昆曲、秦腔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类型资产。

明年,平台将对企业和个人开放,企业、个人一切与声音相关的数据资产、数字资产,将可实现注册与交易。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高级顾问、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桑海波介绍称,仅仅是动态音乐资产,能达到文物级别的,我们国家至少有 300 万亿分钟。比如说戏曲、说唱、器乐、民歌,其中有 17 万亿分钟已经数字化了,可以直接上线进行流转、交易。按国际流通、流转的标准,按照一二三级文物,注册费分别是每分钟 5 块钱、4 块钱、3 块钱左右。如果 17 万亿分钟都上来注册的话,光注册资金就能实现几十万亿人民币产值。

据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统计,2025 年 2 月 13 日,全国文化大数据全应用场景线上交易平台交易额首次突破 100 亿元大关。截至 2025 年 6 月 18 日,累计总交易金额达 425 亿元,其中 2025 年新增交易额为 389.57 亿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声音资产 文化遗产 数字化 交易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