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发布消息,中国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深度参与了如ITER、SKA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并支持发起了DDE、ONCE等新的国际合作项目。在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提出了《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旨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通过开放、公平、公正的合作,中国正致力于为全球提供科技公共产品,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例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这些计划旨在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全球性科学难题。
🤝 中国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提出了《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合作理念,旨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
💡 中国支持并参与了多个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包括“深时数字地球(DDE)”、“海洋负排放(ONCE)”、“人体蛋白质组导航(π-HuB)”和“国际子午圈(IMCP)”,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 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陈家昌表示,积极支持DDE、ONCE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在相关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共同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人民财讯6月23日电,科技部消息,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是开拓知识前沿、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的重要途径。在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理念,推动中国科学界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智慧和力量,提供服务全球的科技公共产品。中国深度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支持科学界发起了“深时数字地球(DDE)”“海洋负排放(ONCE)”“人体蛋白质组导航(π-HuB)”“国际子午圈(IMCP)”等国际大科学计划。2025年6月12日,国际大科学计划论坛在四川成都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期间举办。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陈家昌在致辞中表示积极支持DDE、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其相应的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