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6月23日 14:38
2.8万元?救护车不合理转运费被责令退回丨周一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聚焦医疗行业内的几个重要议题。首先,探讨了救护车跨省转运高收费问题,揭示行业规范的缺失。其次,揭露了黄石某医院过度医疗的案例,强调了监管的重要性。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医保影像云的进展、美容整形类价格的统一规范,以及国家药监局打击非法药品销售的行动。最后,文章还提到了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的突破和肺鳞癌治疗的新技术,展现了医疗领域的前沿发展。

🚑 救护车跨省转运高收费事件引发关注,反映了行业收费不透明、缺乏规范的问题。相关部门已责令退回不合理费用,并暂停涉事救护车医疗转运服务。

🔪 黄石某肛肠医院被曝大规模过度医疗,通过夸大病情、诱导手术等手段牟利。法院判令医院支付惩罚性赔偿金,涉案医生被处理,医院停业整顿。

☁️ 医保影像云项目持续推进,试点地区已归集大量影像数据,实现跨医院的影像资料调阅,方便患者就医,提升医疗效率。

💰 国家医保局首次统一规范美容整形类项目价格,旨在规范收费,杜绝过度商业化,并促进医疗服务价值回归。

💊 国家药监局严打非法药品销售,包括网售肉毒素等行为。相关案例涉及线上、线下药店和诊所,凸显了药品监管的重要性。

🧠 我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为四肢截肢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

🔥 一种“冰火交融”的肺鳞癌治疗技术取得进展,通过冷冻与射频消融结合,为肺癌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微创的治疗方案。

2025-06-23 13:51:54

高价转运费暴露了救护车行业缺乏规范的现状。视觉中国/图

焦点

【救护车跨省转运收费2.8万元,不合理收费被责令退回】

近期,2.8万元的救护车转运费用引发关注。2025年4月8日晚,江西一名患儿因心脏重症,进入江西省儿童医院ICU。由于就诊医院无符合跨省转运条件的救护车,经家属请求,由诊治医生联系南昌赣医医院救护车,跨省连夜转运至上海治疗。救护车全程行驶约800公里,并配备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救治设备,家属两次支付转运费用,共计2.8万元。

事后,家属质疑收费缺乏明细和发票,费用高于官方救援价格标准。2025年6月18日晚,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通报,调查结果认定该救护车运营方存在“收费不合理”等问题,已责令其退回不合理费用,并暂停其医疗转运服务 


健言:有网友用“农夫与蛇”来形容家属维权,可能失之偏颇。从家属角度看,消费者有权利追求价格合理与消费透明。家属在紧急时刻支付了高额费用,后续发现收费明细和发票都没有,难免会产生质疑。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普通家庭很难毫无疑虑地接受。

从救护车运营方角度,配备专业设备和医护团队,长途转运确实成本高昂。但在操作流程上,确实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比如费用直接转至司机个人账户。而且,事先没有向家属详细说明收费构成,在服务完成后也没有及时提供正规票据。

我认为,不能因为孩子得救了,就忽视了家属合理的维权诉求,也不能因为运营方有成本压力,就无视其操作违规之处。这一事件反映出救护车行业缺乏规范,相关部门应该借此机会完善制度,明确收费标准、规范服务流程,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制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 邓勇)


【黄石某医院九成病例涉违规医疗】

《进了这家医院,九成患者都要“挨一刀”》,2025年6月16日,新华社以此为题刊发报道,披露了一家肛肠医院的大规模过度医疗行为。

报道称,2022年,湖北省黄石市卫健委抽查发现,黄石博仕肛肠医院的125份病例中有113份存在问题,手术率高达90%,远超当地平均水平。医院通过夸大病情、虚假宣传、诱导手术及中途更换高价耗材等手段,误导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

相关资料显示,涉案的黄石博仕肛肠医院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民营医院,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等7个科室,拥有80张床位,年均诊疗手术患者超1500人。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后,法院判令医院支付53万余元惩罚性赔偿金。目前涉案医生已被处理,医院也被罚款、暂停肛肠科执业6个月。

政策

【医保影像上云,五试点地区归集364万条索引数据】

A医院看不了B医院的CT检查结果,患者重复拍片、花冤枉钱的烦恼正得到解决。

2025年6月17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的工作进展。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和贵州省五个试点地区已完成医保影像云软件部署,共归集医保影像云索引数据364万条。

各地医院CT、MRI等医学影像报告上云,形成统一平台索引,实现“患者可阅、同行可查、医保可核”。以上海为例,检查报告上已经印有二维码,患者及医生扫码即可调用云端的影像和诊断报告,无需携带传统胶片。

2024年,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曾表示,力争2025年底实现覆盖北京、上海、广东等主要地区的医疗机构可在全国平台调阅影像资料,并于2027年完成全国“一张网”“路路通”的目标。

【美容整形类价格首次统一】

2025年6 月 18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下简称“指南”),首次统一规范美容整形类项目价格。

此前,医疗机构自主设定收费项目并备案,易导致收费混乱。指南将 “光子嫩肤” 等项目名称统一,便于消费者理解和比价。指南还考虑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兼容性,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加收项、扩展项。

健言:此举有三重意义。一、规范化的医美项目名称,可以杜绝过度商业化的花哨包装,让医美回归医疗价值理性;二、方案规定的是医疗服务的价格,并不涉及上游产品定价,意味着未来极有可能将产品药械的价格与医疗服务的价格分离,类似公立医院的“医药分家”,专门给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定价,更加体现医生的技术价值;三、利于税收。一般美容整形类医疗行为免增值税,区分免税/不可免税项目,可增加税收。(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联合丽格集团董事长李滨)

监管

【国家药监局公布五起“清源”行动案例】

使用网购肉毒素,结果进了ICU,类似新闻近期频出。2025年6 月 19 日,国家药监局公布 5 起药品经营环节 “清源” 行动典型案例,正聚焦于此。

案例显示,广西桂林一人通过微信销售未经注册肉毒毒素,被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 1.74 万元。

处罚对象还包括线上、线下药店。广东惠州一药店从非法渠道购药被罚没 130 万元并吊销许可证;四川成都一诊所在京东销售禁售药被罚没 5 万元。

【尼秦类物质和12种新精神活性物质被纳入管制】

2025年6月19日,国家禁毒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尼秦类物质及12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纳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以应对新型毒品滥用趋势。

尼秦类物质是一类具有中枢神经刺激作用的合成化合物,结构类似传统苯丙胺类毒品,滥用后可引发情绪高涨、幻觉、焦虑、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精神错乱或猝死。此类物质被部分不法分子伪装为“兴奋剂”“减肥药”非法流通,危害公共安全。

仅一年前,2024年7月,部分芬太尼类、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在内的4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被列入管制目录。此次再次扩大列管范围,是因为国家毒品滥用监测系统发现,新型替代品迅速出现,并在局部地区滥用,具有扩散风险。


健言:此次列管政策有两个特点。一是更新速度快,上次将咪脂类物质列入管理仅在一年前,今年又新增列管几种咪脂类物质,自公告至执行仅11天;二是范围广,尼秦类物质是一整类物质,曾计划开发为强效止痛剂,但因极易引发严重的呼吸抑制和中枢神经抑制等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健康风险,最终未被批准。

不过,列管是双刃剑。每列管一种化学品,会直接影响其上下游产品生产、流通。更应聚焦如何减少毒品供应和需求。【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会员王红兵律师)】


前沿

【我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一个人失去了四肢,却用大脑重新“摸”到了棋盘,甚至在虚拟世界里开上了赛车。

一位因高压电事故导致四肢截肢的男性,在2025年3月植入脑机接口设备,仅训练2-3周,已经可以下象棋、玩赛车游戏,达到了跟普通人控制电脑触摸板相近的水平。

这一临床试验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相关企业完成,标志着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上的关键突破,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该领域临床研究的国家。

据央视网报道,该项目亮点包括采用全球最小、柔性最强的超柔性神经电极(截面积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5–1/7),植入体直径仅26mm,厚度6mm,仅硬币大小,大幅降低手术创伤与感染风险。未来,项目团队计划让受试者使用机械臂,并尝试控制更复杂的智能设备。

【 “冰火交融”治肺鳞癌】

一名77岁肺鳞癌患者接受了多模态肿瘤消融治疗手术,整个手术历时半个多小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据澎湃新闻6月19日报道,这一技术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团队自主研发的系统,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创的肿瘤治疗技术。手术中,医生将消融针精准穿刺至肿瘤内部,先实施液氮冷冻治疗,再进行射频消融,确保病灶邻近支气管和大血管零损伤,减轻患者疼痛感。

健言:这项全球首创的多模态肿瘤消融术,就像“高智商手术刀”,正在为不能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打开了另一条生路。国产设备、创新路径也让我们看到,中国肿瘤治疗正从“能治”走向“巧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医疗 监管 脑机接口 过度医疗 医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