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6月23日
气候变暖3℃ 每个人都将减少一顿早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全球气温上升可能导致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大幅下降。研究分析了全球六大主粮作物的产量数据,并结合54个国家的天气模式信息,预测了不同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以及农民的适应措施。研究发现,到本世纪末,每升高1摄氏度,人均每日可用粮食将减少约121千卡。即便采取农业适应措施,也难以完全弥补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在变暖程度高的情景下。研究强调了全球变暖对粮食安全构成的严峻挑战,以及对未来粮食生产的影响。

🌾 研究核心发现: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全球粮食产量。研究预测,到本世纪末,每升高1摄氏度,人均每日可用粮食将减少约121千卡。在3℃的变暖情景下,相当于“每个人都不再用早餐”。

🌽 主要作物受损情况:高温对除水稻外的所有作物造成巨大损失。玉米产量可能下降12%至28%,具体取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农民的适应措施,如改变种植品种、增加灌溉等,可一定程度降低损失。

🌍 地域影响分析:作物损失最严重的地区并非低收入国家,而是相对富裕的“粮仓”,如美国中西部和欧洲。这与之前针对特定地区的研究结果一致。

⚠️ 应对措施与挑战:即便采取农业适应措施,也难以完全弥补气候变化造成的作物损失。研究人员指出,在美国等地区,高变暖情景下,粮食生产前景堪忧。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复杂的全球粮食系统,都将带来不利影响。

尽管农民尽了最大努力,以适应当前环境变化,但全球气温上升仍可能使世界上重要主粮作物产量严重下降。根据一项近日发表于《自然》的全球作物产量分析,到本世纪末,每变暖1℃,人均可用粮食每天将减少约121千卡。研究论文作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Andrew Hultgren说,根据目前轨迹,在3℃的变暖情景下,“这相当于每个人都不再用早餐”。

Hultgren和同事收集了世界上六大主粮作物的产量数据。这些作物提供了全球人类所需热量的2/3以上。

“这是目前可用的规模最大的高分辨率作物产量数据集之一。”Hultgren说,他们还从54个国家收集了当地天气模式的信息。随后,研究人员利用这些信息预测了不同作物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农民如何进行调整。

“我们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农民在历史上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反应。”Hultgren说,这使研究人员能够估计不同的农业适应措施,如改变种植作物品种、增加灌溉或使用更多肥料等降低作物损失的情况。

结果他们发现,对于除水稻外的所有作物,高温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为水稻在更暖的夜晚生长得更好。根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变暖情况下玉米产量比没有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降12%或28%,具体下降程度取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是适中还是非常高。

此外,上述损失程度还取决于农民如何采措施应对高温天气,以及利用好可能有益的气候变化影响,例如作物因二氧化碳水平升高而肥力更充足。如果农民不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那么在本世纪末变暖程度高的情景下,作物损失将增加约1/3。不过,研究人员指出,即便采取了上述农业适应措施,也不太可能弥补气候变化造成的巨大作物损失。

“在变暖程度高的未来,美国玉米带是否还存在都值得怀疑。”Hultgren说。

美国哈佛大学的Wolfram Schlenker指出,农业适应措施不太可能弥补气候变化造成的作物损失这一结论,与之前针对特定地区开展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吻合。Hultgren等人研究的贡献在于,他们不只关注了一个国家,而是从世界各国收集了数据。

该全球视野下的研究还揭示了一些有趣的模式。例如,研究人员发现,预计作物损失程度最严重的不是低收入国家,而是世界上相对富裕的“粮仓”,如美国中西部和欧洲等地。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Michael Roberts表示,这些发现与小规模研究的结果一致。但他指出,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比如未来气候变化的程度以及异常复杂的全球粮食系统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而不确定性中的大部分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全球变暖 粮食产量 气候变化 农业适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