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6月23日 01:51
[理 论] 政策关联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提供新支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聚焦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区域协同治理,探讨了地方政府防控政策的关联性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8年间中国311个城市发布的12166条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结合无监督学习和空间计量模型,量化了政策关联性,并分析其对大气污染空间依赖性与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大部分城市表现出政策关联性,但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关联性较低。政策关联性越高的地区,其污染排放情况越相似,为区域联防联控提供了可行性方向。

💡研究背景:当前大气环境治理正由属地模式向联合防控过渡,区域联防联控成为重要举措,而地方政府原有政策防控体系的兼容性是实现高效协同治理的关键。

🔍研究方法:文章基于2000—2018年我国311个城市发布的12166条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结合无监督学习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属地防控政策的潜在关联性。

📊政策语义识别:地方政府的22个防控维度中,以重污染预警、总量控制、扬尘治理、移动源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治理、秸秆焚烧管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等为主。

🔗政策关联性评估:大部分城市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关联性,但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与区域内周边城市的关联性较低,例如京津冀地区的邢台市和长三角地区的池州市。

💨政策关联性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地区间的政策关联性越高,其污染排放情况就越相似,区域联防联控以政策关联度较高的地区为优先推行单位。

    文章:《政策关联性与协同防治——基于城市大气政策的实证分析》

    期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1期

    作者:张培德、彭彬彬、米志付、杜慧滨、林忠国

    评荐:柴发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

    当前,大气环境治理正由属地模式向联合防控过渡,区域联防联控成为重要举措。在推进区域协同治理过程中,向下兼容地方政府原有政策防控体系是实现区域高效协同治理的关键路径之一。区域协同治理在打破属地管理藩篱的同时,还需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若脱离属地原有的防控体系,可能导致地方政府难以适应政策协同防控的新要求,进而增加政策执行难度。然而,已有研究聚焦属地治理的差异性,通过平衡差异来促进协同治理,但对地方防控政策的关联性及其影响研究不充分。因此,文章通过量化地方的政策关联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作用,属地防控政策能否成为区域协同治理的基础进行了研究。

    该文基于2000—2018年我国311个城市所发布的12166条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结合无监督学习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属地防控政策的潜在关联性对大气污染空间依赖性与传导机制的影响效应。

    在政策语义识别方面,该文通过建立政策分词词典和停用词词典,基于无监督学习分析指出,当前地方政府22个防控维度中,以重污染预警、总量控制、扬尘治理、移动源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治理、秸秆焚烧管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等为主。

    在政策关联性评估方面,该文指出大部分城市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关联性,但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与区域内周边城市的关联性较低,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例如,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中的邢台市与阳泉市以煤炭及其伴生的化工产业为主,侧重于燃煤污染控制;长三角地区中的池州市以农业为主,侧重于秸秆焚烧管控。这类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在政策制定、执行等方面关联性较弱,难以形成联动配合。

    在政策关联性对污染排放的影响方面,该文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指出,无论地区间地理距离远近,地区间的政策关联性越高,其污染排放情况就越相似。在政策关联性较高的地区,其能源消费、产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这可能也是导致其污染情况相似的部分原因。区域联防联控以政策关联度较高的地区为优先推行单位,既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冲突,也可以有效协调属地管理与联防联控。

    通过挖掘大规模政策文本,度量政策距离与空间结构,该文揭示了属地防控的差异性和一致性,为大气污染的空间溢出与传导提供了新的解释,为政策组合与协同效应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为区域联防联控提供了可行性方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大气污染 政策关联性 区域联防联控 协同治理 政策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