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前天 01:51
[区 域] 打破机制壁垒 创新赋能振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黑龙江省正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专项行动,旨在通过深化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多项政策,如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政校企产学研深度对接等,旨在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实施这一行动,黑龙江省计划就地转化大量科技成果,重点突破关键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科技创新赋能全面振兴。

🚀 黑龙江省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行动,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

💡 黑龙江省通过制度创新,如建立成果转化管理制度、赋权改革等,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动力,解决“重论文轻转化”的问题。

🤝 黑龙江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企业“卡脖子”难题,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重大技术攻关,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 黑龙江省围绕“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航空航天等领域布局重大攻关项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黑龙江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专项行动

在黑龙江哈尔滨江北新区某企业,工作人员在进行产品生产。视觉中国供图

    ◎本报记者 朱 虹

    日前,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企业效能提升“三个突破年”行动推进会在哈尔滨召开,吹响改革号角。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强调,黑龙江要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新突破,进一步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政校企产学研深度对接,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全力推动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打通各种堵点卡点,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强劲的现实生产力。

    这场剑指制度藩篱的改革攻坚,正在黑土地上掀起新一轮创新浪潮。

    让高校科研成果“活”起来

    “高校具备攻克关键技术的能力,但要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企业的支撑不可或缺。”哈尔滨航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介绍,公司的创立初衷是打通从“技术突破”到“稳定交付”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特电机与控制研究所重要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卫星、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李勇介绍:“我们为某型号卫星研发的微特电机,有效化解了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风险。”

    这份敢于创新的底气,源自黑龙江科技创新制度“组合拳”的支撑。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张喆表示:“我们积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成果转化管理工作制度体系、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约定收益+全部赋权’制度、‘先使用后付费’制度,以此激发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内生动力。”通过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行动,黑龙江省今年计划就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50项以上,推动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突破6%,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增长超10%。

    长期困扰科研人员的“重论文轻转化”这一痼疾,也将因制度创新而破解。张喆透露:“具有自主评审权限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可在职称评审中加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评价指标权重,减少论文数量要求,并实行单独分组、单独确定通过率的评审方式。”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已激发澎湃的创新动能。“学校构建了多维激励体系,先后出台三大类14项制度文件,以超常规的硬举措,激励科技成果在黑龙江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介绍,学校对黑龙江成果转化团队收益奖励最高可达90%,2024年就地转化生成的新企业数为前3年总和的136%。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孵化成立的哈尔滨灵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将整机成本降低至国外的1/3;哈尔滨市博众泰达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大口径超精密磨削机床,关键指标超越了国外顶尖机床产品;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已完成临床手术6000余例,远销中亚、南美等地区。

    精准对接企业“卡脖子”难题

    如何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张皮”的问题?黑龙江规划了改革路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凝练真正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形成“卡脖子”技术攻坚清单,并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招募攻坚单位或团队,以“军令状”方式签订攻坚合同,对难度大、风险大的项目采用“赛马制”激励攻关。

    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冯伟泉介绍,全省高校正开展“三进三促”行动,计划举办40场校企地对接活动,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难题。在日前举办的东北农业大学专场活动中,该校科研团队与相关公司成立了蓝靛果种业研究院、大田作物单产提升研发中心、农饲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这些校企横向研发中心的成立,将推动相关技术发展,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黑龙江省将围绕‘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准发力,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航空航天等领域布局重大攻关项目200项,突破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技术50项,研制首台装备等创新产品80项,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600个以上,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增长10%以上。”张喆介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龙江正以改革破局,以创新开路。当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射的卫星在太空编织通信网、智能农机在田间精准耕作、创新技术应用在工厂产线,一幅科技创新赋能全面振兴的壮阔图景,正在黑土地上徐徐展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升级 黑龙江 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