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前天 23:00
破产、“爆雷”频出,汽车业也要迎来“恒大”时刻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哪吒汽车破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冲击,以及行业面临的挑战。从哪吒汽车的兴衰,到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和激烈竞争,文章揭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的残酷现实。文章分析了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品牌策略以及资本运作对车企生存的重要性,并探讨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车企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 哪吒汽车的破产,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加速。哪吒汽车曾凭借低价策略迅速崛起,但未能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力和核心竞争力,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落败。

🚗 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头部企业优势明显。中国汽车市场产能利用率低,竞争残酷,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技术、市场策略和资本架构出现问题的企业面临淘汰。

⚡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但仍有增长空间。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但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企业需要更强的实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 技术创新是关键,但行业利润率低。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进步迅速,但利润率偏低,车企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成功。

🤔 行业内卷严重,企业生存压力巨大。 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容错空间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需要从更高层面解决行业问题。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邢海洋

汽车业传来了炸裂消息,哪吒汽车的母公司正式进入破产程序了。也算不上太突然,从去年年中起,该公司就有裁员、欠薪、欠社保、欠员工公积金的传闻,最近又被曝出全员居家办公、员工维权等消息。

进入破产程序,哪吒这个品牌大概率将从市面上消失了。放在汽车业更大的背景下,这次是哪吒,上一次是极越,再上一次是高合,再上一次是威马,随着一系列债务纠纷,声誉大损,品牌价值迅速归零,基本上没有了商业价值。即便是破产重组,在中国汽车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这些品牌也很难复活,等待着的便是湮没无闻的命运。那些购买了破产品牌的车主,也会面临着售后服务缺失,汽车加速贬值的常规流程。这个意义上,就如同买到了恒大的烂尾楼。

从威马到极越到哪吒,这些还都是知名度很高的,是真金白银打造出的新能源品牌。这两年破产的,没那么知名的品牌更是不计其数。靠新兴产业风口的噱头,靠烧钱延续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泡沫早就难以为继。如今竞争尤其残酷,市场一片红海,资本市场“断流”后,市场向着最有希望生存下来的头部企业集中。那些或技术,或市场策略,或资本架构出现问题的企业,一步错步步错,基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前途无量》剧照

有一种说法,2025年是新能源汽车的生死年,原因是汽车市场从增量时代走到了存量时代。中国汽车年产销3000万辆,虽然每年都有所增长,但增幅已降到个位数,且幅度越来越小,去年产销增幅分别是3.7%和4.5%。中国的汽车产量虽迈上了全球第一的宝座,但天花板也在逼近,市场是容纳不下那么多品牌的。

但其实,靠着蚕食燃油车的份额,新能源还是实现了大跨步的增长,今年1- 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比增长44%,2024年同比增长35.5%,2023年同比增长37.9%,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让人艳羡的高增长。跻身于这样一个蓝海市场,哪吒汽车本来有着很亮丽的市场空间,2022年巅峰之年,哪吒汽车曾拥有三个生产基地,近万名员工,数千家供应商和200多家经销商。那一年哪吒汽车交付突破15万辆,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可惜的是,哪吒彼时的市场优势建立在廉价策略上,靠的是哪吒 U 和哪吒 V两款高性价车型,占领的是网约车市场。

对于一个新兴的品牌,还没有足够的市场规模就从低价入手,这注定了哪吒很难再提升其品牌力。2023 年比亚迪多种低端品牌大减价,哪吒瞬间就丧失了抵抗。下沉市场被攻破后,哪吒又冲击高端市场,一顿“乱拳”, 既未打开新局面,又失去原有用户基础。没有了市场前景,也就没有了资金“造血”, 其研发投入占比从 2021 年的 12.3% 骤降至 2024 年的 3.2%,智能驾驶团队解散,三电系统转交代工厂,导致车机系统断网、续航虚标等问题频发,眼看着就楼塌了。

哪吒汽车官网

新能源汽车的退场各有原因,有的是过早地下沉,有的是大股东撤资,有的是技术路线站错队,有的是创新不足、管理层内斗,真可谓不幸的案例总是各有原因,成功的汽车却总是走在“对”的线路上。

可即便每一步都走“对”,车企似乎也是如履薄冰,这是一个过于“内卷”,“卷”到了毫无容错空间的市场,不给任何一个企业历练纠错的机会。2024年,汽车产业的总产值达到10.65万亿元人民币,超越房地产行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最大支柱。然而,尽管产销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行业的利润率却仅为4.3%。作为对比的是,丰田营业利润率10%,净利润2364 亿元,一家就顶得上中国七大车企。

30年前,当中国的第一批造车人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他们对汽车的认识还是四个轱辘架着几个沙发,他们还宣称榔头敲打铁皮,照着成功车型模仿就可以。20年前,中国自主品牌集中推出家用小轿车,那些畅销车型还显得又单薄又愣头愣脑,靠着价格便宜抢占了低端市场。再后来,一批将海外豪华车型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山寨车出现了,虽然也大卖,可稍微懂行的人都尴尬得不行。几年前,自主品牌的汽车还在合资车的冲击下节节败退。可仿佛一夕之间,国产车如同有了灵魂,形势一下子逆转过来,受到普遍认可。

上海车展上,零下40℃环境电量还达到90%的电池、步态轻盈的机器人、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5分钟满电跑1000公里的固态电池、像老司机一样思考的AI智驾系统等等,“技术肉搏战”四面开花,技术进步之大之快让人眼花缭乱。当造车业第一代企业家来到车展,他们得到了像明星一样的关注,原因是他们制造的汽车,无论性能还是设计都堪称一流。并且,面对着海外市场的贸易和技术围堵,企业家们带领国产汽车制造业走出了自主的道路,他们不只是凭着事业的成功,还因为把中国制造提升了档次,赢得了消费者的尊重。

2025上海车展国家会展中心现场 

可就是这样一批受人尊重的企业家,却频频陷入口水战中,比如最近就有“汽车业有恒大”的争论。

在与宇树科技的王兴兴对话中,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直言,“我现在不成功,我很艰难。”他认为“王兴兴是成功的”,所谓成功,就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天真、无知的。当第一代造车人进入这个行业,他们显然是天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如今,汽车业成熟了,产能也极度过剩。有研究显示,去年中国汽车整体产能利用率仅为49.5%。一些小型制造商的产能过剩尤为严重,有的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低至1.5%。就连飞速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也受产能利用率低迷困扰,有的生产线去年产能利用率只有1.9%。

如此严酷的环境,从业者怎可能心态轻松。当“汽车业也有恒大”的口水战愈演愈烈,主管部门出台反内卷,众车企纷纷响应把对上游供应商的账期缩减到60天。汽车业的“松弛”感,也只有从外部,从更高层面解决了。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小雅 / 审核:然宁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哪吒汽车 新能源汽车 行业竞争 市场变革 产能过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