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zJz 2025-05-26 18:05 北京
“我巨沮丧,巨焦虑,就因为一件我根本没干的事儿影响我成绩?”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她的英语作业,拿了零分。教授给的理由也很简单、粗暴:靠 AI 写的。但事实是,Leigh 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绞尽脑汁写下每句话,把自己的思考一遍遍推敲修改,才完成的作业。竟然给判为“用 AI 作弊”! 换作是我,我也得炸毛。更难的是,Leigh Burrell 证明“这篇文章是我写的”会比写出那篇文章还难。这门作业占了她期末总成绩的 15%,所以她不可能因为一件根本没有干过的事情影响自己的成绩。为了证明作业是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她提交了整整 15 页的写作过程截图和时间戳,在文本编辑器上写作业时自动保存的历史记录。(Leigh Burrell 录制了一个大约一个小时的视频,记录她完成作业的全部过程。)整整花了半个多月,才洗清嫌疑。未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Leigh Burrell 索性在电脑前架起了摄像机——不是为了当网红,就是为了录下自己写作业的全过程,留下证据。这,还不是个例。在 Reddit 上,有不少学生都在抱怨。一个布法罗大学的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同样是提交了一份自己独立完成的作业,没有借助 AI 工具,但是仅凭一个“可能由 AI 生成”,被判定为“学术不端”。还有学生在同一门课上,相同的悲剧上演了两次,已经两次被误判成使用 AI。还有被 AI 标记的内容,作者完全不知道如何再用自己的话再改一遍。。这就好比,当你被错误的关到精神病院里,你该如何证明你没有病?这真的很难。因为,一旦被贴上“精神病”标签,所有行为都会被当成症状。证明“自己没用 AI”,竟然变成了一种新形态的自证清白。如果说两年前还有人在为“要不要用 AI 写作”争论,现在几乎每个学生已经习惯了让 AI 帮忙。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去推敲每一句表达,AI 让写作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
“有 AI 为什么不用呢?”这位小哥更牛逼,直接承认几乎每一份文科作业都会请 AI“参考”。这位小伙不仅仅用 ChatGPT 写所有作业,还直接开发了一套于程序员面试辅助的工具,并且成功的他获得了 TikTok、亚马逊、Meta 等公司的 offer。更戏剧的是,他已经把这个想法变成了一个创业项目!(编程面试 AI 辅助工具的开发者)当然,这个案例算是比较极端了。实际中绝大部分人都会多少用 AI 辅助吧。最倒霉的就是这种被认为“作弊”,而实际没有“作弊”意图的人,就像最开始的 Leigh Burrell,就被迫陷入了自证清白的苦恼。但,这事还有另外一面。老师们也为此头疼不已。雪片般的作业交上来,却发现许多都带着相似的“AI 腔调”,甚至连错误都如出一辙。前几天,有一个视频特别火:这个老师看到学生们不思考,只用 ChatGPT 做作业,最终忍无可忍,当场发飙。当然,也有一些躺平的老师,用 AI 备课,被学生给投诉到学校里,比如下面这个事——一名学生发现老师的讲义中,有一条给 ChatGPT 的指令:“扩展所有内容。要更详细具体。”更有意思的是,这个老师的教学大纲明确禁止“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未经授权使用人工智能或聊天机器人。这名学生向学校投诉了该老师,并要求退还高达 8000 美元的学费。总之,AI,这个本该辅助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却让老师与学生越来越对立。在这个事件中,感到冤枉的不只 Leigh Burrell 一个人,给她零分的教授其实也挺冤枉。因为这是 AI 检测软件 Turnitin 给他的结论。。。现在好多软件可以检测“是不是由 AI 生成”,就跟毕业论文查重用的工具差不多。但是这类的 AI 检测工具,整体准确率都不高。以前,悬在每个学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有一把——抄袭和剽窃。现在又多了一把——可能由 AI 生成。“好学生”在这场风暴中感到无力。他们明明付出了努力,却因为 AI 检测工具的误判,或因写作风格“过于完美”而被怀疑成 AI 写的。所以,当“原创”与“AI 生成”的界限日益模糊,又该如何证明呢?不止是写论文,还有编程。就比如下面这位学生的经历,用 Visual Studion Code 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一个 web 开发项目),但是教授指控他是 AI 做的。他的教授进入了“怀疑一切”的状态,不相信他所提交的任何资料,认为所有相关内容都是由 AI 生成的。
“虽然我们承认 AI 检测可能让一些教师感到安心,但我们注意到,过度依赖技术可能会损害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而不是帮助改善这种关系。”这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与学习中心执行主任詹内·科恩的发言。其实没有人真正的拒绝 AI,但矛盾点主要在于一个“度”。就是你有多少工作、作业是用 AI 做的,使用的时候你是有自己的思考,还是说你想都不想,完全接受 AI 生成的答案?我想老师们反对的是第二种。第一种情况同样存在问题,就是这个“度”如何掌控,缺乏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标准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老师,也都有很大的灵活性。因为这种不明确,造成了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目前这种情况,有什么解决办法么?有学生说对于代码类作业,经常使用 git 是一个好方法:对于文字类作业,要善于使用 Word,Google Docs 的历史记录功能。要么就是直接录视频,直播自己写作业的过程。核心就是作为学生,要时刻留意保存自己写作业的“证据”。老师们则直接表示: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保证书面作业的公平性,只能采用现场手写,真人监考这种“原始”的方式。
如果他们(老师)布置作业 ,那为什么布置的是可以用 ChatGPT 完成的作业呢?我想很多老师其实并不真正明白他们该教什么。武汉大学校长张平也表示:
包括 DeepSeek 跟 ChatGPT,它就是个工具,只不过你有了这个工具以后,教师自己没适应,所以他才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的老师也要发生改变...怎么布置作业,怎么考试,你要考虑到有新的工具的存在...在 AI 时代下,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教育,是留给教师和教育系统的作业。AI 改变了一切,所有行业需要重设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