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6月21日
Windows 11新版开始菜单类别样式 看着挺好但其实非常鸡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Windows 11测试版用户收到了微软推送的新版开始菜单,其中新增了类别视图,类似于iOS应用库,将应用程序自动分类。然而,经过几周的使用,用户发现类别视图存在诸多不足。由于不支持用户自定义类别,且对非微软自家应用或商店应用的识别不完善,导致“其他”类别堆积大量应用程序,需要分页查看,反而降低了效率。相比之下,搜索功能或列表/网格视图更为便捷。文章分析了类别视图的鸡肋之处,并探讨了微软未提供自定义选项的原因。

💡 **自动分类的局限性:** 新版开始菜单的类别视图自动将应用程序分类,但主要针对微软自家应用和商店应用。对于WinRAR、Thunderbolt 控制中心等非微软应用,则被归类到“其他”类别,导致该类别过于臃肿,需要分页查看。

👎 **不支持自定义类别:** 类别视图最大的问题是不支持用户自定义类别。用户无法根据自身需求创建类别,例如将系统工具类应用归纳到一起,从而无法提升操作效率。

🔍 **效率对比:** 相比之下,直接使用搜索功能或列表/网格视图更为便捷。搜索功能通常在2秒内即可找到应用,而使用类别视图可能需要3-5秒,效率较低。

🚧 **视图选择:** 微软目前提供了三种视图模式,包括类别视图、列表视图和网格视图。由于类别视图的局限性,用户可以选择更高效的列表或网格视图,直接查看所有应用列表并按A-Z排序。

最近使用 Windows 11 测试版的用户应该都已经收到微软推送的新版开始菜单,我们之前提到过开始菜单新增类别视图,类别视图与 iOS 应用库类似,微软会自动将特定应用程序放到对应的类别中。

目前微软已经新建的类别包括高效工作、创造力、实用程序与工具、其他、娱乐等,理论上说通过类别视图可以快速找到应用程序,应该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操作效率的。

不过在使用几周后蓝点网已经放弃类别视图,因为这个类别视图看起来挺不错但其实非常鸡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支持用户自己新建类别,同时将应用程序藏得非常深。



能自动识别的都是微软自家应用或商店应用:

以高效工作类别为例,这里收录浏览器、画图、Microsoft To-Do、微软电脑管家等,这些软件都是比较知名的软件或者是微软自家软件,微软工程师应该已经提前将这些应用分类好。

而对于无法识别的软件则全部丢到其他类别里,例如 WinRAR、Thunderbolt 控制中心、显卡控制中心、VMware 等,最终情况是其他类别里被放进去太多应用程序并且会被折叠起来。

这里的折叠起来指的是由于应用过多需要进行分页,这导致用户点击开始菜单后实际无法看到所有软件图标,例如当我们寻找 WinRAR 时需要点击其他类别中的小方块然后向下滚动。

对用户来说点开不同的类别寻找自己需要的应用程序还不如直接使用搜索功能,可能搜索功能只需要 2 秒就能找到应用,而使用开始菜单识别视图可能需要 3~5 秒。

不支持自定义类别:

更大的问题是目前微软还没有提供自定义类别选项,新版开始菜单的类别样式已经推出 2 个月,到现在还是没有提供自定义选项,而现有的几个固定类型的类别完全不足以支撑使用。

于是开始菜单里每行显示 3 个类别但实际上一共用户只用到 4 个类别,还有两个空位,如果能自定义类别的话例如可以将 WinRAR 和 VMware Workstation Pro 放到系统工具里,这样使用的话也会增加效率。

但因为现在的类别自动识别不够完善以及不支持自定义,这种类别样式使用起来效率太低,还不如列表或网格样式,这两种样式都可以向下滚动直接查看所有应用列表,而且是按照 A-Z 排序的,操作起来效率相对来说更高。

好在微软目前同时提供三种视图列表可以切换,否则如果强迫用户使用类别视图,那简直就是巨大的灾难,所以目前还想不到微软为什么还不支持自定义类别,难道是压根就没准备支持自定义类别?

下面是网格视图和列表视图: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Windows 11 开始菜单 类别视图 用户体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