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全文版 06月21日 11:59
美国男子掰断了兵马俑拇指偷偷带回家 时隔6年才判:5年缓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博物馆展品遭受破坏的事件,从意大利马费宫博物馆的“梵高椅”被毁,到美国兵马俑拇指被盗案,揭示了游客行为对文物保护的挑战。文章分析了破坏行为的成因,包括恶意破坏、无知和意外,并深入剖析了法律层面的争议和判决结果。通过这些案例,文章呼吁公众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并反思展览参观中的行为规范,强调了看展也是对人性的考验。

😬 意大利马费宫博物馆发生游客损坏展品事件,一对夫妻因拍照导致镶有施华洛世奇水晶的椅子倒塌,随后逃离现场,引发公众对不文明行为的谴责。

😮 美国展出的兵马俑拇指被盗案,当事人罗哈纳在参观过程中掰断兵马俑拇指并带走,最终被判处缓刑、罚款和社区服务,该案件历时六年才最终定罪。

🧐 案件审理过程中,关于罗哈纳的行为性质和被盗拇指的价值存在争议,律师辩称其行为属于“年轻人的破坏行为”,而非盗窃,而拇指的价值评估也难以确定。

🤔 最终罗哈纳以“跨州贩运文物”罪名定罪,反映了法律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复杂性,以及对恶意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

💡 文章指出,类似破坏展品的行为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呼吁公众在参观展览时遵守规定,尊重文物,看展也是对个人素质的考验。

人能闯多大的祸?有人在博物馆里坐塌了镶满水晶的“梵高椅”,落荒而逃,有人则硬生生掰断兵马俑的拇指,还偷偷带回家。近日,意大利马费宫博物馆的一个展品被游客破坏的新闻很出名,说的是一对夫妻在参观的时候,为了出片,不顾周围的警告,男子擅自坐在了镶有施华洛世奇水晶的椅子上,导致椅子倒塌。


看到此情此景,这对夫妻选择仓皇逃跑,行迹恶劣,最后被博物馆发视频挂网上“通缉”了。

其实,展品被破坏,类似的新闻实在太多了。有的是熊孩子顽皮,有的确实是巧合,例如摔倒时撞坏展品,但有的是真的天生存有恶意,就是故意破坏。

这让我想起之前特别轰动的一个案例:在美国展出的兵马俑拇指被盗案。


△ 拇指被掰断

450万美元的兵马俑被破坏,6年后才定罪

可以说,这个案子就是故意损坏,当事人也承认了,但没想到要定罪,很难。

2017年12月21日,美国男子罗哈纳正在费城的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里参加一个周末派对——圣诞节前派对,途中罗哈纳和2个朋友偷偷溜进了已经闭馆的展厅,而这个展厅里出展的正是借调到美国的10个兵马俑。

2朋友看了一会就走了,但罗哈纳对兵马俑很感兴趣,左看右看研究了一会,还上手了。手臂搭在其中一个兵马俑肩膀上,拍了一张自拍照,离开时意犹未尽,竟直接掰断了兵马俑左手的拇指,塞口袋里带回家了。

几个星期后,博物馆才发现拇指不见了,然后报警,很快警察就找到了罗哈纳,罗哈纳本人也承认了,从他卧室的抽屉里拿出拇指归还。


本来案子是非常清晰的,被破坏的兵马俑预估价值高达450万美元,有2000年的历史。我们的态度也很坚决,借调这么多次,第一次发生这么恶劣的事情,因此要求“严厉惩罚”。

如果以“盗窃和藏匿文物”来定罪,罗哈纳是真的很“刑”,刑期可达30年。

意想不到的是,经过三次法院审理,时隔6年,也就是2023年9月,罗哈纳才判:5年缓刑,5000美元罚款、100小时社区服务,还有赔偿金额(具体数额没找到)。

但根据新闻报道,我们修复花了2.5万美元,对方博物馆零零总总花了5万多美元,赔偿金应该也大差不差了。罗哈纳有收藏球鞋的爱好,据说他的球鞋就价值3.2万美元,他可以卖掉球鞋凑一部分。


为何前后差距这么大呢?因为罗哈纳最终罪名是:跨州贩运文物——该罪名轻很多,最高只需服刑2年和罚款2万美元。

前两次的审判迟迟没有结果,是在下面这些事情上有争议:

1、罗哈纳的行为是否属于严重盗窃文物行为?

律师坚称,罗哈纳只是一个喝醉了的年轻人,不是恶意要盗窃,顶多是“年轻人的破坏行为”,不应该用盗窃文物来定罪。

而且认为博物馆安保措施也有过错,明明闭馆了,却还能进去。


△ 游客跳入兵马俑坑

2、被盗拇指价值多少?

这是争论最多的一项,撇开雕塑本身,拇指本身究竟值多少钱?

双方意见不一致,控方觉得拇指价值是整个兵马俑的5%,差不多是15万美元(兵马俑价值也说法不一),而辩方请的专家则认为拇指顶多值1000美元,因为出土的时候,拇指本身就是断的,展示的是修复后的成品。

如果金额没有超过5000美元,就不能用艺术品盗窃来定。

也就是因为这原因,第二次审,法院以“出土文物,没有参考市场交易价格”为由,没做出判决,陪审团也解散了。

原本是2020年要再审的,因为疫情又延期了,直到2023年才重启,双方达成认罪协议,罗哈纳以“跨州贩运文物”定罪。


△ 某平台截图:爆料自己的作品遭到破坏

最后

不过有一说一,像这样喜欢对展品动手的,全世界都有,比我们想象得要普遍。

大到珍贵文物,即使有保护罩,免不了要上手敲一敲、拍一拍的;小到毕业生作品展示,明令禁止触摸,也会被破坏。

看展,也是一种人性考验!

查看评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博物馆 文物破坏 游客行为 兵马俑 法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