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7月9日全球關稅大限僅剩三週之際,特朗普在這場被視爲"最後談判機會"的峰會上展現出了強硬姿態——不僅沒有達成任何新的貿易協議,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對關稅的依賴。這讓盟友們陷入兩難:要麼接受美國的高要價,要麼面對懲罰性關稅。
剛剛落幕的G7峰會本被認爲是各國與美國打破貿易談判僵局的關鍵契機,但依然沒有任何進展。
在距離7月9日全球關稅大限僅剩三週之際,特朗普在這場被視爲"最後談判機會"的峰會上展現出了強硬姿態——不僅沒有達成任何新的貿易協議,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對關稅的依賴。
我們靠關稅賺了很多錢,"特朗普在週二早些時候表示,並自稱爲"關稅人"。這一立場顯著縮小了談判空間,讓盟友們陷入兩難:要麼接受美國的高要價,要麼面對懲罰性關稅。
曾擔任加拿大前總理Justin Trudeau副辦公室主任的Brian Clow指出:"美國人無協議而歸表明他們要求其他國家接受的條件價格太高。"
會談無果:盟友空手而歸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舉行的G7峰會上,特朗普與多位關鍵領導人的雙邊會談均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特朗普的會晤僅以"繼續對話"的承諾告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處境同樣不佳——在與她討論貿易問題後,特朗普直言不諱地表示他認爲歐盟尚未提出公平交易。
特朗普離開峰會後更是加碼錶示,由27個國家組成的歐盟集團"多年來一直非常強硬"。他的最終態度相當直白:"我們要麼達成一個好協議,要麼他們就付錢。"
加拿大的緊急提議更是遭拒。加拿大代表團抵達峰會時攜帶了一份交換提議:提高軍費開支,以換取美國取消50%的鋼鋁進口關稅以及加拿大汽車進口關稅。這些關稅已經嚴重擠壓了加拿大相關產業。
然而,當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在雙邊會晤中表達鋼鐵產業受到的傷害時,特朗普對這些擔憂不以爲然。最終,卡尼只能提議設定30天的談判時間表來推動談判進展。特朗普回應說:"我有關稅概念,Mark有不同的概念。"
而墨西哥、印度和韓國的領導人週二抵達G7參加會議時,特朗普已提前一天離開去處理中東衝突,他們甚至沒能見到美國總統。
關稅倒計時:7月9日大限將至
隨着特朗普設定的7月9日關稅大限臨近,美國一些最親密的貿易伙伴面臨着壓力山大的局面。G7峰會曾被視爲各國領導人可以打破僵局的場合,但特朗普卻加倍支持關稅措施。
據媒體報道,雖然白宮官員表示希望達成雙邊協議,並指出與日本、印度和歐盟的持續會晤是行政當局積極尋求達成協議的標誌,但一些外國官員表示美國政府發出的信息混亂不清。
尤其在特朗普將關稅視爲「財政收入來源」而非談判籌碼的情況下,許多貿易伙伴發現可操作的談判空間正在不斷收縮。
歐盟貿易事務專員的馬羅斯·塞夫科維奇(Maros Sefcovic)週一在G7峰會期間與美國貿易代表Jamieson Greer會面,並將於本週前往華盛頓,但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官員認爲雙方仍然相距甚遠。
G7峰會的無果而終,已經爲這場全球貿易博弈的下一階段定下了基調。
編輯/mel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