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北京网络安全大会(BCS)不仅是先进技术的展示舞台,更是未来合作与共创的试验场。
在政策端,“当前网络安全总体安全可控的基本态势已经初步形成。”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陈智敏认为,随着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初步成型、网络安全政策体系日益完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态势向好,内生安全建设已成为主动选择,中国成为打造数字命运共同体的中坚力量。
在国际端,很多国家也在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为体系赋能。柬埔寨邮政与电信部副国务秘书His Excellency Ung Sokoudom介绍,柬埔寨正在展开数字化转型,将人工智能视为生产力、治理改革和包容性增长的催化剂。他说,柬埔寨正在AI赋能下建设根植本地、连结全球的未来,他们在这一愿景中融入网络安全,确保国家韧性。
赛力斯轮值总裁张正萍表示,目前赛力斯已联合奇安信等头部安全企业,创新构建了“车企—安全服务商—终端用户”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安全生态体系。“我们打造了产品数据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台,业务协同成本降低了30%,安全监督审查效率提升了60%。”
体系困境:人工智能时代的网安新命题
在本届大会上,“体系困境”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网络安全业界人士的关注焦点。与会嘉宾们意识到,人工智能在给网络安全发展带来更多新可能的同时,也给网络安全产业带来系统性难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安立佳认为,人工智能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网络安全风险的系统性、突发性特征愈加明显,给个人隐私保护、经济运行、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此外,应对人工智能复合性风险也必须构建体系化安全能力。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赵志国认为,人工智能既是全球网络安全竞争博弈的重点科技领域,也是掌握网络空间主动权的先手棋,我们必须以系统性的思维应对复合性的风险,构建更加灵活、智能、协同的安全体系。
重塑体系:网络安全走向星辰大海
如何突围当前的网络安全困局,与会嘉宾认为安全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他们给出了详细的应对之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谢庆林说,本次大会以“安全突围:重塑内生安全体系”为主题,聚焦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突出关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融合创新与突破路径。这一主题既是对当前网络安全严峻形势的积极回应,更是对网络安全建设的全新思考。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贾焰介绍了2012年就启动研究的鹏城网络靶场,该项目在仿真、多领域融合、研判、实战测评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能实现多个行业的融合仿真,为智慧城市安全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