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背井离乡”
最近看了王左中右对王朔的采访,久不在媒体面前抛头露面的王朔竟然也已经70多了。在他们聊到为什么现在普通人对“家庭关系”和“婚姻”这个东西有如此深执念的时候,我比较有感触
首先是王朔说婚姻关系,“我觉得七年之痒指的就是性破产,就是夫妻这七年性就没戏了,剩下就是纯属演给自己看了,七年之痒实际上指的是这个。”…
“婚姻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经济原因,大家要共同抚养孩子。经济问题彻底解决了,咱俩经济条件一样,我凭什么要受你气呀对吧?
我们同龄的那帮女的,都特别厉害,好多不结婚的,也不是说经济条件。就那个时候妇女顶你半边天。
那时候那些女的,她心理上是没有那种我要依靠谁的。从小没被灌输说你长大嫁个人。像我父母都没跟我说你长大要成个家、将来找一媳妇照顾什么的。”
(这里我想到为什么把伴侣叫“新娘”呢,就是新的娘,来照顾你这意思。)
然后是聊到家庭关系,必然首先是避不开生育。王朔说,“我们那时候就不想生孩子,我的发小多数是没结婚没生孩子的,男女都算。孩子都是稀里糊涂生的。你要让我选择,我还是不生。我们那时代没有人说你将来要成家,没有人说过这个,父母也不教你这个。”
主持人在这里总结得很好,他引用了王朔书中的内容,“您好像对家确实没有太大的执念。《起初·竹书》有一句话大家看了之后很有感觉,‘家里再多房子的人也经常做找家的梦。因为人自古无家,在世上流浪’。
还有李耳说的一句,‘一家人巴结在一起,互相借力,日子没省心,净剩下互相搞好关系了,真正省的只有饭钱’ 。”
《起初·竹书》里面有写周穆王走远了;《起初·纪年》里有张骞,他也走很远。您是不是曾经有过一个远行的愿望,走很远,或者现在有没有那种走一个像丝绸之路那么长的路的想法。”
王朔回答说,“我原来有,但是我现在身体不好,生各种病,我没法再去啊。我原来有一个地方想死在那。后来想算了,我觉得还是死在这吧。”
以上,我对“因为人自古无家,在世上流浪。”这句特别认同,因为在之前我对于人这个物种诞生的目的,就有类似的思考
看看我们自己和周围普通人的生命轨迹就知道了 —— 出生在小镇的青年,想靠做题去到更大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本来就在大城市的人,想要去“国外”读书和生活;出生就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人,也一心想要挤进自己圈子的“上流社会”;即便已经富可敌国,也想要上天入地,去火星移民…
所以我发现,其实人这个物种很奇妙,如果说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底层是在寻求生存和安全,但一旦稍微安全下来,他们就又想要去远方看看
我们的祖先,不就是这么从非洲大陆开始,用双脚走遍了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