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出海 前天 11:26
年利润近10亿、海外收入占比8成左右,影石创新上市即暴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影石创新(Insta360)在经历近三年上市等待后终登陆科创板,其创始人刘靖康带领平均年龄仅28岁的团队,凭借“能拍还能剪”的小相机,在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在运动相机市场与GoPro、大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文章深入分析了影石创新的发展历程、市场策略,以及在亚马逊、独立站、社交媒体等渠道的表现,同时也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和潜在风险。

📸 影石创新凭借其“边传边拼”的算法,将全景视频的拼接时间缩短至5分钟,并推出了消费级全景相机Nano,迅速占领市场,且成为苹果Apple Store全球首个上架的中国相机品牌。

💰 影石创新在亚马逊渠道采取新品与老款产品并行的策略,通过广告推广新品,同时维持老款产品的自然流量。独立站则更注重用户转化效率,用户画像以25-44岁的男性为主,他们热衷于通过产品演绎生活。

🚀 在社交媒体方面,Insta360 通过YouTube上的沉浸式视频内容,为其独立站带来大量流量转化。同时,在TikTok上,Insta360 采取本地达人内容+小店渠道的模式,形成了内容带货的飞轮效应。

⚠️ 影石创新面临着来自GoPro等巨头的竞争压力,以及关键芯片依赖海外供应链的风险。此外,公司还曾卷入多起知识产权诉讼,未来发展仍面临挑战。

蓝海亿观 2025-06-11 22:01 四川

影石创新,终于上市了。

影石创新,终于上市了。

影石上市之后,其创始人刘靖康(1991 年出生),或将成为科创板最年轻的董事长之一,同时也意味着又一家依托跨境电商发展起来的上市公司诞生了。

图/影石在亚马逊、独立站等线上渠道的营收

影石上市一波三折,上市等待近 3 年。刘靖康曾在朋友圈发文称:“仅求定性,别让真正想通过科技让全世界认识到中国智造和科技崛起的 2000 个 90 后伤了心”。

从 2020 年提交 IPO 材料,2022 年 1 月提交注册,到 2025 年 2 月注册生效,影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煎熬过程。如今上市在即,影石在憋了一口气之后,长舒一口气。

刘靖康带着一批平均年龄仅 28 岁的“90 后”,靠一台“能拍还能剪”的小相机,硬是打入了行业巨头 GoPro(美国运动相机大厂)和理光(日本光学设备大厂)的腹地,拿下了消费级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第一的位置,而在运动相机市场上,则与大疆、GoPro 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过去5年,影石营收从 2 亿做到 55.7 亿,主力产品接连出现爆款,在全球卖出超百万台,公司毛利率超过安克近 10 个百分点。

图/影石部分产品

影石过关斩将,一路狂飙,然而,它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全景相机天花板低,市场增速有限,而运动相机面临大疆、GoPro 等巨头压制,尤其是 GoPro 在美国发起“337 调查”,指控 Insta360 侵犯其 6 项专利,并申请禁售。

影石以“重研发+频迭代”方式直面巨头挑战,基本上每年都会推出 2 款或 2 款以上的产品,并依托国内深厚的供应链根基以及亚马逊、独立站、TikTok 等渠道,步步为营,持续发展。(下文将具体分析影石 Insta360 在亚马逊、独立站、TikTok、Facebook 等渠道的具体表现)。

极客青年从“软件”跨界到“硬件”

1991 年,刘靖康出生于广东中山(祖籍广东梅州),从小是一个“折腾且叛逆”的人。

当别的小朋友在楼下踢毽子,他蹲在表哥的电脑前,捣鼓怎么修改游戏参数。刘靖康发现,电子游戏再怎么玩,也只是在别人代码营造的世界里,被牵着鼻子走,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写代码呢?于是,刘靖康开始学习写程序,这一决定,为他将来的创业之路埋下了一颗种子。

中学时期,学校明令禁止带电子产品,刘靖康却把整台电脑拆成零件偷运进宿舍,并重新组装好,在业余时间写了一个用摄像头识别人走路的程序,拿下了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一等奖,在高考时还因此加了 20 分。

2010 年,刘靖康进入了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在校期间,他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并基于自己的软件开发能力,早早地开始了创业。

2012 年,他曾根据一段视频采访的按键音,破解了 360 董事长周鸿祎的手机号码;也曾在人人网发布“如何黑进教务员邮箱系统获取考试答案”的帖子,差点被勒令退学。

图/周鸿祎手机号码被破解后发布的微博

当别人忙着拍毕业照发朋友圈之际,刘靖康却在一天时间内,用 7000 多张同学的证件照片,算出了各院系“标准脸”,被戏称为“标准哥”。这项看似“玩票”的算法,最后被腾讯上海研究院买下,刘靖康也因此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3 年 9 月,刘靖康组建团队,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正式创业,并慢慢地从“软件”跨界到“硬件”。

此时,刘靖康的表现很“书生气”。他做了一个“名校直播”APP(直播软件),将名校课程直播给全国学生看,但 200 多场直播下来,课程内容杂乱,用户体验拉胯,盈利成为一个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全景视频,并沉浸于 360 度画面带来的冲击感。于是,他立刻停止了“名校直播”,转头启动了新项目“V 直播”。

这次刘靖康换了打法,不再碰 To C 的慢活,而是直接从 To B 切入。他自己写软件,把“直播导播台”和“全景摄像系统”结合到一起,帮助企业做直播活动,将服务卖给主办方,每月能有十几万的营收,并拿到了 IDG 和创业邦的 60 万美金天使轮投资。

刘靖康没有躺着赚钱,而是一头扎入了全景相机赛道上。

彼时,市面上的全景相机看起来很“黑科技”,但用户体验拉胯。以三星、理光这类传统品牌为例,它们普遍采用 WIFI 传输方案,导致图像的传输和拼接速度都很慢,拍摄一段 10 分钟的内容,不仅要花 10 分钟传到手机上,还要花 10 分钟拼接才能看到。

刘靖康看到了巨大的机会,然而,从软件跨到硬件,这步棋并不好下。

2015 年前后,刘靖康顺势推出了第一款企业级 VR 全景相机 4K Beta(2015 年 12 月),试图打开市场的大门,但彼时团队还在南京,即缺乏硬件人才,也没有搭起稳定的供应链,产品仓促上市,结果因镜头结构松动,只能把卖出去的产品一台台买回来。

这一仗,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让刘靖康第一次意识到,软件人做硬件,光靠技术远远不够。

影石的突围:从全景相机到运动相机

在第一台 VR 全景相机上栽了跟头的刘靖康,有了前车之鉴。

2015 年,刘靖康带着团队,将公司从南京搬到了硬件之都——深圳,并公司更名为影石创新(Insta360),一头扎进供应链的修罗场。

一开始,刘靖康连电路板看都不懂,而且相关的零件也不好找,连工厂都嫌他们的要求太挑,最终,他坚持“死磕体验”的决心也有了回报。

2016 年 7 月,Insta360 推出了第一款消费级全景相机 Nano。

该产品配合“边传边拼”的算法,将全景视频的拼接,缩短至 5 分钟,还能直接插在 iPhone 手机上拍,几乎把专业摄影师才用的专业产品,降维打造成人人都能上手的“傻瓜相机”。

图/Nano相机在iPhone上的使用

这一体验和速度,在当时几乎没有其他竞品可比,产品上线首月,就卖了 2 万台,月销售额一度冲到了 2000 万元。

刘靖康从品牌成立之初,便有计划地布局海外市场,并将出海作为主战场。

其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 Nano 刚刚发布,在 2018 年成为苹果 Apple Store 全球首个上架的中国相机品牌。

即便 Nano 开了个好头,但 Insta360 团队对“目标用户”和“目标场景”理解不够深入,在某段时间里,大量产品在经销商渠道上积压成山,月销量一度跌至几百万元。

为了弄清用户在想什么,刘靖康跑到 Facebook 粉丝群学习。他发现,不少人把相机绑在头盔上,在滑雪、骑山地车、玩速降时,拍一段 360 度回放。此时,他才意识到,用户要的不仅是“全景”,而且是“记录运动”。

于是,刘靖康从“全景相机”跨入到“运动相机”赛道。

彼时,运动相机行业巨头 GoPro,早已教育好运动相机市场,其创始人本就是冲浪发烧友,做相机就是为记录那几秒钟浪尖时刻。因为冲浪成本高,体验短,所以用户分享欲自然强烈,加上 2013 年前后社交媒体井喷,GoPro 借势成了极限玩家的标配。

等到 2017 年 Insta360 入局之时,GoPro 已经把“什么是运动相机”向市场讲通了,用户使用运动相机的习惯也养成了。Insta360 所做的,是站在巨人肩上,把体验再往前推一步。

2018 年 10 月,Insta360 结合自研的防抖技术,推出了第一代“全景+运动”的相机 ONE X。

该产品主要适用于运动场景的拍摄需求,包括“隐形自拍杆”“小行星视角”“子弹时间”等场景功能,深受滑雪、骑行等极限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同年,ONE X 系列的产品很快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为公司带来了 6600 万元以上的销售额,2019 年飙升至 3.46 亿元,占品牌营收的 59.22%。与此同时,Insta360 兼做了自拍杆、保护镜、宠物套餐配件等配件。

图/影石的部分配件

2018 年,Insta360 已经铺好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在线上,Insta360推出官网独立站、入驻亚马逊(欧美日等站点)、天猫、京东等线上商城,在线下,与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超、零售店合作,包括 Apple Store 零售店、徕卡旗舰店、Best Buy 等。

从 2018 年开始 Insta360 年营收和净利润一路飙升。2024 年,Insta360 的营收又登新高,达约 55.74 亿元,归母净利润约 9.95 亿元,其毛利率甚至超出安克创新、GoPro 一大截。

亚马逊:新品打头阵,老款守地盘

亚马逊渠道是 Insta360 重点布局的线上平台之一。

2024 年,Insta360 的亚马逊店铺,为其整体营收贡献了约 9.9 亿元,仅次于其独立站商城(10.4 亿元)。

在亚马逊美国站,Insta360 把流量与利润的节奏玩得很稳。用大量广告猛推新品的同时,多个老款产品也没落下,守住了自然流量的老本营。

卖家精灵 www.sellersprite.com 数据显示,最近 30 天,Insta360 品牌下有 200 个 ASIN,其中,仅 9 个卖家获得购物车。其旗下 9 个店铺之一“Insta360 Official Store”,预估月销量 7.8 万单,对应的预估月销售额约 2574.6 万美金。(该数据为推算,实际销量或受新品上架、活动节奏等因素影响而波动。)

数据源/www.sellersprite.com

从产品维度来看,Insta360 正在用一套标准化动作,频繁上新。其 X4 运动相机在去年 7 月上线,另外一款 X5 运动相机已经在今年 4 月亮相,并且在短短一个月内,在亚马逊美国站冲出了 153 万美金的销售额,位居 Sports & Action Video Cameras 类目 Best Seller 第二的位置。

一边是旗舰产品的快速上新,且老款 X3 仍然稳占销售主力的位置。这种“新老交替”的背后,其实是 Insta360 在不断平衡广告流量与自然流量的结构。

老款运动相机 X3,上线至今已超过 2 年,以 285 万美金的年销售额,在细分类目排行第 22 名。相比之下,刚刚发布的 X5,一上场就迅速冲到类目热销榜第二。

然而,X5 运动相机(B0DZCBYCNY)的高位出圈,很大程度上是靠广告轰炸撑起来的。卖家精灵 www.sellersprite.com 数据显示,该产品近 30 天的 4454 个搜索流量词,自然流量词占比仅 11.61%,而广告流量词占比达 97.73%(含部分自然流量词),其中品牌广告词的数量高达 4001 个。

数据源/www.sellersprite.com

在运动相机类目 Top20 的产品中,Insta360 将其 X 系列产品往高端方向打了出去,其新品 X5 定价 549 美金,远超 AKASO、GoPro、Meoilkolnm 等品牌的同类产品,并且在这一榜单中占了 2 个席位。

独立站:流量过千万,偏爱“中年男性玩家”

作为 Insta360 线上营收的主要阵地,其独立站在最近 3 个月(2025 年 2-4 月),吸引力超过 1000 万次的总访问量,平均每个月的访问量达 379 万。

其中,桌面端和移动端的访问量占比不相上下,分别为 49.87% 和 50.13%,在行业中的排名为 427 位。

「品牌亿观」了解到,在全球智能影像赛道中,Insta360 与 GoPro、Kando、Ricoh(理光)等品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美国 GoPro 作为运动相机领域的先驱,在户外极限文化深耕多年,但近年来面临来自 Insta360 等新兴品牌的挑战,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作为传统办公设备,转型影像设备的代表,Richo 依靠历史品牌的积累、B 端渠道和老用户的复购,撑起了庞大的流量池。其产品偏向工具属性,以便携性和易用性受到欢迎,尤其在房地产和虚拟旅游等领域中,不需要太多后期的使用场景。

相比之下,Insta360 的产品更像是,为内容制作而打造的生产力工具,满足创作者在 Vlog、冲浪、滑雪等场景下的拍摄和剪辑需求。

在总访问量方面,Insta360 在新生代品牌中的表现最为抢眼,在这些竞品中位居第二,仅次于传统巨头 Richo(2866 万),略高于美系代表 GoPro(1059 万)。

在“烧广告”这一维度,Insta360 的付费搜索流量占比达 8.33%,高于 Ricoh(1.16%)、GoPro(5.86%)、YI Technology(0.31%),但仍不及 Kandao(15.63%)。

Insta360 虽然有着不错的品牌力,但仍然愿意主动加码广告投放,增加搜索曝光。尽管 Kandao 在广告上大手笔的烧钱,但其总流量不及 Insta360 的零头,而 Insta360 的投放更“克制而精准”,注重对用户的转化效率。

在社交媒体方面,Insta360 的社交媒体引流占比达 11.82%,领先其他竞品,诸如 Ricoh 社媒占比仅 0.29%,GoPro 虽为“户外圈老网红”,社媒引流也仅占 4.20%。而 Kandao、Yi Technology 的社媒影响力也都偏弱,基本靠自然搜索或投流维持热度。

在用户画像方面,Insta360 并不是一个“性别中立”的品牌。其用户六成以上都是男性(65.7%),而女性用户占比仅 34.3%。

这些用户往往是爱折腾的运动极客、航拍玩家、户外博主等,经常将运动影像设备,应用到骑行、冲浪、滑雪、旅游 Vlog 等场景中。在他们眼中,Insta360 不是在记录生活,而是在演绎生活,尤其是全景和跟拍功能,已经成为户外圈喜爱的“科技装备”。

在年龄分布方面,25-34 岁(30.47%)与 35-44 岁(21.57%)的年龄段用户,是 Insta360 的中坚消费力量,占比合计超过 50%。这并不是泛年轻的一辈,他们通常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热衷于通过设计镜头,来放大自己的人设感。

图/在TikTok上,#insta360标签的浏览量超87万次

相比之下,18-24 岁的用户占比仅 15.48%,虽然用户年轻,但不是主力。这或许说明了 Insta360 并没有为学生党做明显的妥协,主打的依旧是“质价比”,而非低价诱惑。

在 Top10 用户来源国方面,Insta360 的市场看似很分散,实则是重点扎堆,其 Top10 国家贡献了超过 60% 的流量来源。尤其是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市场,合计贡献了总流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社交媒体:高密度投放下,

低成本飞轮在东南亚转起来了

社交媒体为 Insta360 独立站贡献了 11.82% 的流量占比。

「品牌亿观」观察到,截止 2025 年 5 月,Insta360 在 Instagram、TikTok、Facebook 等,主流社媒平台上的粉丝总数接近 600 万(约为 593.8 万)。

其中,Instagram 以 246.6 万粉丝稳居第一,TikTok 与 YouTube 分别积累了 180 万和 115 万粉丝,构成其社交矩阵的三大核心力量。这三大平台合计占据超 90% 以上的粉丝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 Instagram 与 TikTok 的粉丝量居多,但其增长更偏向“泛内容”传播,而 YouTube 承担了更多“种草引流”的功能,因为粉丝多并不等于流量贡献高。

2025 年 2-4 月,Insta360 独立站的社交引流中,YouTube 一个平台贡献了 87.12% 的流量,占比近 9 成,几乎把 Instagram(2.85%)、Facebook(5.11%)等其他平台“摁在地上摩擦”。

在 YouTube 上,Insta360 主打“第一视角沉浸感”。通过一众数码极客、户外登山和旅游博主的实拍内容,镜头从城市街头穿梭至高空滑翔,再到极限骑行等,每一帧都极具冲击力。其运动相机捕捉下的画面,让观众“身临其境”。这种强视觉、强代入的内容打法,为其独立站带来了大量的流量转化。

相比之下,Instagram 虽然粉丝最多,但流量贡献仅 2.85%。TikTok 甚至未出现在榜单中,可见其为独立站的流量转化权重很低,更像是品牌展示的窗口。

尽管如此,这不并意味着 Insta360 忽视了 TikTok 这个渠道。Insta360 把重点转向了 TikTok 本土小店的布局,特别是在东南亚和美国市场,其部分小店合计已经卖了 50 多万美金的销售额。

目前,印尼小店是其表现最好的 TikTok 电商阵地,累计销售额达 27.4 万美元,几乎是美国市场的 1.6 倍。然而,其关联的达人只有一个,关联视频不到 50 个。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销售渠道结构的极端倾斜。82.9% 的成交来自达人主页橱窗、商城和店铺主页,而自营账号仅贡献 17.1%。也就是说,Insta360 没有指望品牌自播或者直接让达人直播带货,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借助达人的内容扩散和信任带来的转化。

特别是在菲律宾市场,虽然小店销售额只有 7.4 万美元,但关联了 242 位达人和 502 条视频,是其他市场难以比拟的密集度。

相比之下,美国市场虽然有 39 位达人、73 条视频,但总销售额为 16.8 万美元,人均转化更高。

总的来看,Insta360 在 TikTok 上不依赖品牌账号做主导,而是由本地达人的内容+小店渠道闭环,形成长尾式爆发。这种方法虽然不能给独立站带来大量的流量,但其在平台内电商中,正在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内容带货飞轮。

然而,Insta360 在运营上也出了一些问题。

2023 年,GoPro 在美国发起“337 调查”,指控 Insta360 侵犯其 6 项专利,并申请禁售。

除了外部专利风险,其自身也存在一些隐忧,其关键芯片仍高度依赖海外供应链,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图像处理器(ISP)等核心器件。

招股书还披露,Insta360 近年曾卷入多起知识产权诉讼,在版权归属、技术接口、商标使用等方面多次遭遇挑战。Insta360 接下来的发展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

备注:部分数据资料来自第三方,仅供行业参考。

推荐阅读

重生之我在美图做CEO|对话创始人

美国下边这五国,已经离不开中国了

年入6亿、拿下日本细分赛道第一,这家深圳公司本周冲击IPO

MiniMax登顶、多家创企融资,AI语音离“现实场景”还有多远?

半年冲刺500万美元ARR,华裔00后打造永不背叛的AI语音陪伴|对话创始人

商务合作

Cassie | 微信:18506490569

Ares | 微信:18606066421

Lina | 微信:13381020131

David | 微信:13809501924

Ania | 微信:13720814733

媒体合作

Echo | 微信:13003974360

游戏、应用等APP出海对接

Shadow | 微信:18650708568

卖家对接

Demerly | 微信:18150844790

客户服务

Lia | 微信:baijing018

与CEO聊合作

白鲸出海魏方丹 | 微信:bjbandari02

(添加请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长按识别二维码,备注“白鲸”申请加入白鲸社群,获取更多资讯、活动、资源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影石创新 Insta360 运动相机 全景相机 跨境电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