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11日
涨疯了,全球出口天雷滚滚,数百万外贸人要哭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全球航运价格持续暴涨,红海危机加剧,航线受阻,船舶租金飙升,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欧美市场补库周期开启,中国出口订单激增,但高昂的运费和紧张的舱位令外贸企业苦不堪言。许多企业被迫选择绕道非洲好望角,或采用更慢的普船,甚至选择空运,以应对运力不足和运价上涨的困境。

🤔 **红海危机引发航运价格暴涨:** 也门胡塞武装对途经曼德海峡的船只实施袭击,导致红海航线风险增加,船舶纷纷绕道非洲好望角。航线改道导致船舶周转效率降低,对船舶的需求大增,进而推高了船舶租金。

🚢 **船舶租金飙升,一舱难求:** 由于航线改道和船舶周转效率降低,全球范围内出现船舶短缺,尤其是在7000TEU级集装箱船领域,租金价格大幅飙升,甚至突破了制造一艘新船的成本。

📈 **欧美补库周期开启,中国出口订单激增:** 欧美经济复苏,开启补库周期,中国出口订单激增,但高昂的运费和紧张的舱位令外贸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 **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许多中小微外贸企业无力承担高昂的运费,不得不停掉低货值的货物运输。一些企业被迫选择更慢的普船或空运,以降低成本,但这也加剧了时间成本和物流风险。

🤝 **中国企业积极应对挑战:** 部分大型外贸企业,如比亚迪,开始自主购买或建造船舶,以确保出口货物的顺利运输。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航运市场稳定发展。

⚠️ **未来仍充满挑战:** 全球航运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红海危机的持续影响,将继续给外贸企业带来挑战。如何应对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是外贸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 **中国外贸企业需要把握机遇:** 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外贸企业仍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抓住欧美补库周期带来的机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开拓新市场,将是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

💪 **中国外贸企业需要团结一致:** 面对全球航运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外贸企业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共同维护中国外贸的稳定发展。

💡 **政府需要加强监管:** 政府需要加强对航运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打击不合理涨价行为,保障外贸企业的合法权益。

🤝 **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为了维护全球航运市场的稳定发展,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海盗和其他非法行为,确保海上航行的安全和顺畅。

🌏 **全球合作共克时艰:** 全球航运市场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有效解决航运市场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维护全球贸易的稳定发展。

🌍 **展望未来:** 未来,全球航运市场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中国外贸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中国外贸企业永不放弃:** 面对困难,中国外贸企业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勇于拼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团结协作,共克时艰:** 中国外贸企业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全球航运市场挑战,共克时艰,共创未来!

🚀 **中国外贸,未来可期:** 中国外贸企业将继续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中国外贸,闪耀世界:** 中国外贸企业将继续努力,开拓创新,走向世界,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活久见!抢一个舱位,跟抢演唱会门票一样难”

“从业25年,最近的市场变化是我经历过最反常的”

“连集装箱也是‘价高者得’,有时连续刷了5天都抢不到”

“我有80%的货都出不去……”

此时此刻,60万家外贸企业、数百万外贸人正在瑟瑟发抖:全球航运价格,涨疯了!

难道2021年“天价海运费”的恐怖一幕,又要重演?

谁能想到,去年11月那颗落下的炮弹,非但没有迅速平息,还演变成冲天烈焰,延烧至今。

据悉,在刚刚过去的这个6月,红海附近商船遇袭次数达到16起,创下年内新高。到了7月1日这天,更是发展到一天内4次袭击,以色列的、美国的、英国的集装箱船、油轮,纷纷被炸。

Tutor轮受袭画面,来源:胡塞武装

炮声越轰隆,运价就越疯:

挪威海运分析企业Xeneta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至今年6月下旬:

由中国运往欧洲的40呎标准货柜,已由1200美元涨到7000美元,涨了近5倍

太平洋航线方面,上海运往洛杉矶已由2000美元涨至6700美元,涨了2倍多;

对此,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分析说,“高峰期还没到”

现在,站在东西方十字路口的新加坡,已经出现恐怖的“大堵船”,化身“全球最堵”的港口,港口停泊时间由不到半天,变为两到三天,又升至七天。等待靠泊的集装箱数量上升到450000标准箱,远超新冠疫情暴发时期的数轮高点。

新加坡港口船位情况,图源:船讯网

紧张局势,愈演愈烈。

雪上加霜的是,欧美市场恰好赶上了补库存的窗口期,西方的关税大棒又挥舞起来,发货的日子一天紧似一天……

整个中国的出口行业,都感受到了凌冽的寒意,面临一场大考。

01

船不够了,是当前外贸人最头疼的事情。

在全球贸易中,有90%的货物通过海洋运输。现在,却是一舱难求。

时代财经报道,从中国出发,原本是30天到欧洲,现在至少要45天,来回增加了一个多月,再加上拥堵,集装箱回流不及时,导致各个港口缺箱。

就连国际船东巨头,竟然也在满世界找船。

最受欢迎的船型之一7000TEU级集装箱船,因为适用航线范围最广,租金已经飙到天价。

7000TEU级集装箱船,图源: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两年前,租一艘7000TEU的新造集装箱船,是4万美元/天。

一个月前,变成8万美元/天。

半个月前,飙升到10.5万美元/天。

现在,价格纪录又被打破了!巨头马士基开价——15万美元/天!合计人民币100万!短短一个月,租金几乎翻倍。

而Alphaliner预计,这一纪录不久后会再次被打破。

要知道,制造一艘7000TEU集装箱船的成本,在2022年也不过是8500万美元左右。按今天的租金,只需要一年半就可以回本。这投资回报率,太诱人了。

国内情况也是类似的。

原本二季度是国际海运市场的淡季,今年却一片火热。

据克拉克森统计,今年6月份,我国2750TEU、4400TEU、6800TEU、9000TEU船舶租金较上月分别上涨43.5%、40.9%、29.6%、49.2%。

注意,这只是一个月的涨幅。

7月5日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显示,运价已经位居3733.8点,连续13周上涨。这是2009年指数发布以来,第二次突破3000点。

上一次还是在2021年4月,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混乱,集装箱运价在一年内上涨超过10倍。

此刻,我们再次见证历史。

图源:上海航运交易所

就连一片凉意的大A,集运欧线期货也跑出了独立行情。

刚刚过去的一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大涨近9%,创上市以来新高。

图源:东方财富

从2023年8月份上市11个月来看,该期货已累计上涨4525.7点,涨幅高达402%!

在近一年所有的期货品种中,这一品种独占鳌头。

全球航运价格,为何这么疯狂?最直接的原因,正是红海危机。

02

在全球航运版图中,红海航线本是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年有超过2万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4%,其中30%是集装箱贸易,10%为原油贸易。

图源:Adam Symington

这是亚洲和欧洲之间最短的海上航线,中国出口欧盟货物的60%必经此道。

2022/2023 财年,苏伊士运河的收益达到破纪录的 94 亿美元,以一河之力,占了埃及GDP总值2%左右。

然而,这个“钱袋子”同样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去年11月开始,也门胡塞武装对途经曼德海峡的“以色列船只”实施袭击。这里是进入红海的咽喉要道。

今年年初,美英牵头的“护航联盟”高调反制后,红海危机进一步上升。

千万工厂、企业、经销商,不得不思考,到底是走冒着被袭击的风险、缴纳大额保费、继续走红海航线,还是直面咆哮的西风带、多航行6400公里,绕道非洲好望角。

答案不言而喻,被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简易爆炸装置搞怕了的商船们,纷纷绕道。

根据Anadolu Agency统计,苏伊士运河上的商船,总数自 11 月的 1094 艘下降到 12 月的 923 艘,再到今年1月的233 艘,2 月份为 94 艘,3 月份为 85 艘,四五月略有回升,但也只有一百余艘。半年运量萎缩近90%。

泼天的富贵,涌向“风暴角”——好望角。虽然这里狂风不断,几百年来创下了2000艘沉船事故的记录,但过去六个月,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船舶墓地”之一,海上贸易增长了 125%,其中集装箱和液化天然气油轮的数量分别增长了 260% 和 180%。

船只总数,也从去年11月的1682艘,逐月涨至1800艘、2699艘、2728艘……

由于不得不绕航,船舶周转效率降低,对船舶的需求因此大增,这也直接助推了船舶租金的上涨。

因航线改道,在转运港停留、卸货、再装货的需求,也大幅上涨。新加坡等港口的“大堵船”,就是这样造成的。

03

更刺激的是,外贸企业们根本就等不起。

大家都要拼手速、抢船舶,重要的原因在于,欧美经济复苏的迹象在加强,再不行动,订单就飞了。

欧美开启了补库周期。兴业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末利率见顶,美国商品需求逐渐上升,同时,美国结束了持续一年半的去库周期,开始补库。补库周期一般维持在8-12个月左右。

从去年11月开始,美国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便逐季回暖,一度越过50枯荣线。

具体来看,美国设备、家具、纺服等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当前已经出现补库迹象。

欧元区经济也释放出加速复苏的信号。

根据华尔街见闻,5月,欧元区PMI初值超预期上涨,从4月的45.7升至47.4,创15个月来最高纪录,高于预期的46.1。商业活动、新订单和就业增速均有所加快,企业信心指数更是达到27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我国作为欧美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一波补库周期,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天赐良机。毕竟中国的产能就是为全球准备的。

拿美国来说,今年前5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1.87万亿元,增长2%。中国对美贸易顺差9111.8亿元,扩大7.2%。

再加上,西方国家以关税开展政治博弈,此起彼伏,也催促着外贸企业“抢出口”。

拿当下火热的新能源车出口来说:

5月22日,美国正式发布301关税,对原产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对中国动力电池加征关税税率从当前的7.5%调整为25%,半导体芯片关税提高一倍至50%

6月12日,欧盟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额外关税,其中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

两项政策执行的时间点,一个是7月4日,一个是8月1日,所以对于车企而言,这个月至关重要。

有国际物流公司估算,一台车从中国运到欧洲,仅海上运输成本就高达1万元人民币

在运力、运价齐涨的势头下,上汽、比亚迪等车企巨头不得不亲自下场买船出海,甚至造船出海。

就在昨天(7月9日),比亚迪的“开拓者1号(EXPLORER NO.1)”汽车滚装运输船从小漠港深汕启航,开始了第二次前往欧洲的航程。今年3月,比亚迪还在江苏举行了另一艘拥有9200个车位的汽车滚装运输船的开工仪式。

对于他们而言,大势之下,根本就没有犹豫的时间。

马上迎来8月,这个传统的圣诞季出货旺季,注定还得继续熬。

04

对每一家中国的外贸企业而言,今年都注定不会轻松。

中国现有外贸企业60万家,其中大多数是以“中小微”为主的民营外贸企业,占比达85%。

“这类企业面临这么高的海运费,基本上就没有办法做了。低货值的货已经停掉很多了,现在主要运输的是机械和汽车零配件等。”一位深耕拉美航线的货代吐槽说。

还有一些企业,在苦苦支撑着,从纯走海运快船,变成坐更慢的普船。用时间换成本,一些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甚至选择空运出货。

毕竟,绝大多数的外贸人,没得选择,只能奋力向前。谁不是背着重担,赌明天呢?

这里挤一挤,那里塞一塞,总得想办法活下去。

前几天,激起滔天愤怒的两名中企高管在菲律宾遭绑架遇害案,他们也不过是想过去谈生意,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国门而已。海外的风浪,对每个人都是考验。

但这,也是我们都无法绕开的——必经之路。

参考

Anadolu Agency:Red Sea tensions: Maritime traffic in Suez at a crawl, more than doubles in Cape of Good Hope

Suez Canal revenue drops by almost half due to Red Sea crisis

界面新闻:欧美航线现货价飙涨 航运巨头抢租、抢购新船赚快钱

叶檀财经:半年暴涨 7 倍,整个世界都很焦虑,出乎意料的还在后面?

时代财经:海运费一再疯涨,货代生意不好做:“最难的是没舱,八成货出不去”

东南财金:“爆仓”!“天价海运费”重演?全球航运市场波动,宁波外贸人这样“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ID:zgtrend),作者:竹芒,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全球航运 红海危机 外贸 运价 船舶 欧美补库 挑战 机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