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报告 06月10日 10:15
[国金证券]A股投资策略周度专题:泛红利资产框架:市场底至盈利底期间,首选“增长型红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市场波动、美国经济风险以及红利资产的配置策略。文章指出,美国就业数据疲软可能预示着新一轮市场“波动率”上行,并建议关注大盘价值防御型策略。文章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红利资产的特点,如资源型、类债型和增长型红利,并基于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提出了在不同阶段配置占优红利品种的策略,以实现“扬长避短”的目标。同时,文章还建议关注黄金、创新药以及科技成长等结构性投资机会。

⚠️ 美国就业市场显现放缓迹象,包括新增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维持高位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PMI走弱。这些数据预示着美国经济可能面临衰退风险,进而可能对国内出口造成压力,并可能导致市场“波动率”上行。

💡 红利资产可分为资源型、类债型和增长型三种类型。在市场底-盈利底期间,增长型红利表现最佳,其受益于“息差”主动扩张,通过提升盈利增长弹性和持续性来推动潜在股息率上升。

💰 针对不同类型的红利资产,作者提出了相应的筛选标准。对于资源型和类债型红利,重点关注“经营性现金流较好+盈利能力较强”;对于增长型红利,则要求“经营现金流较好+盈利增速较高+Capex改善”。

📈 建议关注三大交易逻辑:一是交易美国衰退或滞胀,重点关注黄金/黄金股的低吸机会;二是交易国内财政发力方向,包括创新药、三大运营商、基建及服务性消费等“增长型红利”资产;三是考虑A股“市场底”已现,关注AI产业相关的科技成长机会。

  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   前期观点回顾: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或开启。国内5月PMI位于荣枯线下方,其中订单虽略有所改善但价格依旧承压。“两新”政策对国内经济拉动效用边际递减,国内经济“引擎”的重担或落在政府部门,预计未来政府仍有望适度扩大发债融资规模,并加大对新、老基建以及促使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关支出的“投入”。美国“滞胀”风险或抬升,美债信用风险加大,关税2.0谈判不确定性上升。故维持中小盘成长风格“切换”至大盘价值防御的观点。市场聚焦:1、最新多项美国就业数据释放何种信号?2、为什么说6月市场“波动率”或再次回升?3、泛红利资产的投资框架是什么?泛红利资产如何分类?4、不同红利类型股价表现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5、当前应该如何配置和筛选红利资产?   若出口数据或预期走弱,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可能开启   警惕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风险。美国3月和4月的合计新增就业人数调低了9.5万人;5月失业率连续3个月维持在4.2%的高位;初请失业金人数24.7W,创2024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5月“小非农”(统计的私营部门)新增3.7万个就业岗位,创逾两年以来新低;5月ISM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分别录得48.5和49.9,均环比走弱,且服务业PMI大幅回落至荣枯线以下。综合来看,美国就业市场放缓和经济走弱的迹象已明显在多项数据中显现。展望后市,短期而言无论美国衰退,还是关税冲击,均将导致国内出口承压,加剧居民、企业资产负债表压力,进一步抑制居民及企业部门对国内经济的拉动效用,最终对A股、港股市场的“分子端”形成下行压力。与此同时,预计信用亦会受到资产负债表走弱影响,抬升M1的下行压力,导致“分母端”流动性收紧。我们维持全球权益市场“波动率”或趋于上行的观点,中小盘成长风格将“切换”至大盘价值防御。   当前正处于市场底-盈利底期间,首选增长型红利   传统红利标的具有明显超额收益的时期集中在过热期、放缓初期、放缓末期-市场底。“924”后传统红利明显跑输市场,正应了我们此前提出的,“市场底”之后高股息吸引力下降的观点。事实上,红利资产并非铁板一块,根据行业属性可将“泛红利”资产分为3大类:资源型红利、类债型红利、增长型红利。基于我们经济周期+市场周期的“双周期”框架,发现:(1)市场底-盈利底期间,增长型红利表现最佳;(2)放缓初期资源型和类债型红利表现最好;(4)放缓末期-市场底类债型红利表现最好。“双周期框架”中不同类型红利占优的根本原因在于核心驱动因子的占优。在市场底-盈利底、盈利底-复苏期结束期间,增长型红利表现最好,其背后原因在于该时期增长型红利受益于“息差”主动扩张,其突出特征是牺牲部分股息率(现金流),从而带动Capex扩张,最终提升盈利增长的弹性和持续性,避免掉入“高股息陷阱”,在分红率稳定的条件下,有望推动潜在股息率上升,因而市场愿意给予更高的估值。我们构建了红利轮动策略组合,可在不同的“双周期”阶段配置占优的红利品种,从而实现“扬长避短”。选股方面,(1)对于资源型和类债型红利,除了基本的股息率和分红率较高的要求以外,我们更看重其“经营性现金流较好+盈利能力较强”;(2)对于增长型红利,同样需要具备基本的股息率和分红率较高的要求,要求其“经营现金流较好+盈利增速较高+Capex改善”。2016年至2025年4月底,该组合净值4.34,年化收益率17.0%,最大回撤22.1%,年化sharpratio为0.65,整体表现明显好于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和沪深300,“攻守兼备”优势凸显。   风格及行业配置:风格防御,交易逻辑清晰的结构性机会   建议交易三大逻辑:(一)交易美国衰退甚至滞胀,重点看好黄金/黄金股当前低吸机会,业绩+估值“戴维斯双击”,叠加机构资金加快流入。(二)交易国内财政发力方向,包括:(1)创新药当前低吸机会,短看政策引导毛利率改善预期及IRR回升的“主题投资”,中长期毛利率+营收有望实质性改善,景气投资开启。(2)三大运营商、基建及服务性消费等“增长型红利”资产。(三)考虑A股“市场底”已现+AI产业逻辑催化,预计科技成长依然具备部分结构性机会,静待调整后低吸“可穿越成长”:(1)产业渗透率在10%~15%,业绩回升且资本开支扩张,包括:光芯片、GPU及新型显示技术等;(2)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芯片、云计算及数据中心等。   风险提示   美国经济“硬着陆”加速确认,超出市场预期;国内出口放缓超预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市场分析 红利资产 经济周期 投资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