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11日
苏州国资投出一个Pre-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苏州吴中区企业“凯尔博”完成数亿元Pre-IPO轮融资,小米智造基金参与其中。凯尔博是一家专注于塑料焊接领域的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焊接设备,打破了跨国集团在该领域的垄断。公司已成为“苏州制造”品牌培育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称号。凯尔博的融资将用于IPO准备、股权优化和估值定价,并助力公司全球化布局。

🎯 **非金属焊接领域的“隐形冠军”**: 凯尔博专注于塑料焊接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焊接设备,打破了跨国集团在该领域的垄断。公司已成为“苏州制造”品牌培育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称号。

🚀 **资本青睐,加速发展**: 凯尔博的Pre-IPO轮融资吸引了小米智造基金、尚颀资本等知名机构的参与,彰显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融资将用于IPO准备、股权优化和估值定价,并助力公司全球化布局。

🤝 **政府支持,产业集群**: 凯尔博获得了苏州吴中区人民政府旗下国资平台的投资,并依托当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优势,推动企业发展。吴中区政府积极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

📈 **智能制造的未来**: 凯尔博的发展体现了“智能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推动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凯尔博的成功案例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长于苏州吴中的“凯尔博”,也参与到吴中高新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加速崛起中。2022年,作为吴中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达1021亿元,同比增长27.6%,成为全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近日,一家“智能制造”水下项目浮出,“凯尔博”完成数亿元Pre-IPO轮融资。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一家位于苏州吴中区的企业,成立于2006年,但到2023年才开启资本运作,对外进行股权融资。投资方中,除了参与Pre-IPO轮融资的尚颀资本,小米智造基金也位列其中。

股权穿透显示,“凯尔博”与地方国资平台关系紧密,不仅有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旗下国资平台站台,苏州吴中高新控股集团也投了。

长于苏州吴中,焊接赛道“隐形冠军”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凯尔博”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东山大道北侧富民工业园,是一家“标准”的苏州吴中区企业。

官网显示,“凯尔博”是一家塑料焊接领域服务商,塑料焊接设备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医疗器械等行业。

凯尔博董事长康继飞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2006年创业后,“凯尔博”就非常注重产品种类的开发创新。“从最开始做很小的超声波焊接设备,到之后开发不同工艺类型的焊接设备,博尔特掌握了多种不同工艺的焊接设备方案。”

在产品创新上,康继飞也一直坚持创业最初的想法,即将核心技术掌握在手中,建设自有品牌,而不是直接从国外买技术“套壳”发展。

截至目前,凯尔博也一直“沉浸”在非金属焊接领域。康继飞说,未来公司还有很多挑战,尤其在技术方面,需要考虑是否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包括团队完善度,全球生产网点建设等等。

在今年4月启动的A股IPO辅导中, 中信建投 出具的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凯尔博”在非金属焊接、表皮覆合等领域,打破跨国集团的垄断,整机实现了自主化率、国产化率。

Pre-IPO轮投资方尚颀资本认为:“凯尔博是国内非金属焊接设备绝对龙头,掌握超声焊、振动摩擦焊、热板焊、热气焊、红外焊、TR焊、同步激光焊等多种非金属焊接工艺。汽车智能化、轻量化发展趋势以及车型迭代的加速,带来对非金属焊接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基于本身技术的领先,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凯尔博”成为了“苏州制造”品牌培育企业之一。对此,吴中区工信局表示,未来,将进一步鼓励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品牌能力建设,推动“苏州制造”品牌登峰企业发挥引领性作用。

之后,“凯尔博”又成为当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2023年3月,凯尔博非金属焊接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总部项目落地苏州吴中区。至此,吴中金控集团浮现,即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旗下国资平台成为“凯尔博”A轮投资人。

根据吴中金控集团披露,这近亿元融资中,恒信华业为领投,吴中金控集团、鼎旭投资参与本轮融资。

吴中金控集团称,“凯尔博”本轮所募资金主要用于IPO准备、股权优化和估值定价。吴中金控集团参与本轮融资,也是加强本地企业与政府服务的强连接,助力凯尔博苏州总部基地的建设,以及夯实企业全球化布局基础。

背靠“智能制造”,小米智造基金也来了

吴中金控集团的站台,无疑是当地国资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的一缕缩影。凭借自身实力,“凯尔博”也吸引了小米智造基金的支持。

工商变更信息显示,2023年5月,“凯尔博”新增股东为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增至约1228.46万元。

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雷军旗下的新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GP由小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背后实控人正是雷军。

2022年7月,小米智造基金完成首次募资,其中,小米系公司参投小米智造私募股权基金的金额共计达到30.3亿元,占首次募资额的47.86%。北京亦庄国投、天津海创亦是出资人,各出资10亿元、 兆易创新 出资2亿元人民币。

2023年,小米智造基金第二次募资27亿元,LP阵营再次壮大。北京市政府引导基金出资20亿元,武汉金山出资5亿元, 帝奥微 电子出资1亿元,纳星创投出资8000万元,信银浩鸿出资2000万元。

至此,在雷军亲自操刀下,小米智造基金一举拿下90多亿元。随着小米智造基金的入股,这家由苏州吴中区支持的“水下项目”也获得资本认可。

股权结构显示,凯尔博大股东为其法人代表、董事长康继飞,持股61.8%;小米智造基金持股5.7%,为第二大股东。

苏州吴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崛起

长于苏州吴中的“凯尔博”,也参与到吴中高新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加速崛起中。2022年,作为吴中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达1021亿元,同比增长27.6%,成为全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3年,该主导产业继续壮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增长27%。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苏州吴中区全面发力,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5月,在“沪”通有“吴”2024苏州吴中·上海产业合作对接会上,73个优质项目签约落户苏州吴中区,总投资159亿元。

总规模达100亿元的吴中区机器人产业基金,也在会上同步发布。创投日报记者了解到,该基金由吴中金控集团牵头,下一步,吴中金控集团将充分利用母基金和直投平台优势,依托吴中千亿级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优势,加强行业研究、深挖区内优质项目、引进优秀科创人才团队、加强与上市公司、大院大所协同联动,共同助推吴中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作为新质生产力之一,“智能制造”一直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但该技术需要创新驱动来发展。在之前的媒体采访中,凯尔博董事长康继飞一直表示,“凯尔博的发展不仅是‘量’上的铺开,更多的是在‘品质’上的提升。”

一位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智能制造的建设,能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模式。同时一些出海业务,也能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比如凯尔博就在墨西哥、印度以及德国布局,发展业务网点。”

“随着‘智能制造’进一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该产业也是数字中国的根基之一。”上述投资人称。

作为产业资本的尚颀资本也表示,凯尔博目前超过九成业务来自汽车领域,未来上汽集团多个子公司将与凯尔博保持长期合作。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投日报”(ID:gh_8b25bce7ef22),作者:陈美,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凯尔博 智能制造 Pre-IPO 小米智造基金 苏州吴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