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6月09日 02:17
[区 域] 浙江: “三高”联动促进产学研对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浙江省近日举办高校毕业生高新区专场双选会暨首届“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旨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活动发布了浙江高校科技攻关标志性成果和未来产业技术产品需求清单。浙江省通过完善“高校+学科+企业+产业链”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信息互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此次活动展示了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科研成果,并汇编了172项科技创新攻关成果,为浙江省“415X”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浙江省还建立了前沿技术预见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 浙江省举办高校毕业生高新区专场双选会,旨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产学研合作。

🔬 活动现场发布了浙江高校科技攻关标志性成果和浙江首批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场景应用需求清单,为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 浙江省通过完善“高校+学科+企业+产业链”的合作机制,以校企“信息互通”牵引“价值共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发的变轨式无缝纬编成型技术,实现了纬编织物的无缝成衣生产,显著提升装备效能,已在行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

📃 浙江省教育厅首次编撰《高校科技创新攻关典型成果汇编》,收录172项科技创新攻关成果,覆盖浙江省“415X”产业重点领域,并附上产学研合作对接方式。

🌱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建立了前沿技术预见机制,面向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征集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应用场景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地方动态】

    ◎本报记者 江 耘  通讯员 张若娴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高新区专场双选会暨首届“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日前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活动现场,浙江高校科技攻关标志性成果、浙江首批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场景应用需求清单发布。

    高校科研人员长期在实验室开展研究,成果产业化需要触达企业的真实需求。企业渴望技术升级,需要了解高校的成果情况。如何完善“高校+学科+企业+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浙江给出了答案——以校企“信息互通”牵引“价值共创”。

    针对纬编织物缝接工艺中多设备配合不佳导致的柔性响应差和效能低问题,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胡旭东团队研发了变轨式无缝纬编成型技术、全成型智能装备及网络化集群生产技术,实现了纬编织物的无缝成衣生产,显著提升装备效能。

    这一成果是浙江高校科技攻关标志性成果之一。“相关技术已在宁波慈星、常熟国盛等行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装备及控制系统等产品近3年新增产值19.1亿元。”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汝欣介绍。

    近年来,浙江高校以“双一流196工程”为总牵引,围绕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组织开展高校科技创新攻关行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基于此,浙江省教育厅首次组织编撰《高校科技创新攻关典型成果汇编》。该《汇编》不仅包含了供需对接活动当天现场发布的20项成果,还收集梳理了浙江省本科和高职院校的172项科技创新攻关成果,基本覆盖浙江省“415X”产业重点领域。每项成果均包含了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并附上高校产学研合作对接方式。

    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的天然通道和最佳路径。此次梳理推广的高校科技创新攻关成果,将为浙江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智力支持。

    今年以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建立了前沿技术预见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专家、企业家和投资家的作用,分析研判前沿技术趋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并面向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学两个重点领域,征集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应用场景需求,并形成62项对接需求清单。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份需求清单标志着技术预见机制进入实战阶段,旨在帮助企业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并达成实际合作。同时,他们还将进一步健全技术预见、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助力浙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产学研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 浙江 高校 技术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