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6-08 07:02 上海
原来,想靠自己活得更自由,并不容易
「配图摄影 by 张辉」
这几年,我每年都会到北京周边几个地方走走看看。有时候是为了散心,有时候是为了换个生活节奏。但只要去了,总会不小心上头,开始琢磨:「要不要在这边买套房,空了过来住住?」
端午节和六一期间,又进行了一次类似的出行。阳光、海风、社区氛围……一切都恰到好处,于是我又开始动念,问自己:是不是该在这边买一套?正好想起有位在这里安家的前同事,就跟他微信聊了聊。没想到,从一个房子问题,聊出了不少现实话题,也聊出了对「工作」这两个字的重新体会。
一开始,我问他:「这边的房子现在还值得买吗?」
他说得很实在:「如果你是真喜欢,那就买一套自住为主,顺便做做民宿。如果是为了靠它挣钱,不太建议。」他的意思是,如果只是投资房地产赚差价,意义不大;而如果想靠民宿挣钱,就得重新装修、做出特色、认真运营,否则收益也就那样。
我继续追问了一下回报率。他说,除非是做得特别好的民宿,一年能有个三四十万的收入,但那种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如果只是交给社区打理,一年也就十来万。结合目前两三百万的房价,粗略估算一下,年化收益也不到 5%,而且只是粗略估计。
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反差:平时我们聊工作,动不动就希望年薪百万、轻松自由;可一旦真投钱做点事,比如买个房、搞个民宿,即使投入三百万,一年挣二十万也非常不容易。这才是真实的挣钱逻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回报有限。
而且,还有一个被忽视的现实:这类民宿的高入住率集中在三四个月的旺季,特别是节假日和周末,其他时候客流骤减。如果没有特别设计、没有独特体验,很难在一众民宿中脱颖而出。更别说后期维护、水电物业、折旧损耗,都是实打实的成本。
从投资民宿,我们又聊到了人生状态。他坦言,离开公司这几年,他选择了一种低成本生活方式。关于孩子,他提到希望在大学后就能自立,并不打算给孩子未来留多少东西。我说我有类似的观点,我一直期待孩子能「健康、快乐、自力更生」。我们也聊了从个人职业生涯的角度,该如何寻找更长周期的工作机会。因为我们看起来都是闲不下来的人,都希望在人生的长河中,能有更多的时间,过一种比较充实的生活……
本来是谈房子,结果聊到了工作和人生。这次聊天让我特别有感触:
很多时候,我们在岗位上工作久了,难免会抱怨,会疲惫,甚至会动心辞职。但现实是,一旦离开了一个运转良好的体系,重新在社会上靠个人能力去「找水喝」,那难度是成倍增长的。更别说年龄、机会、资源这些变量会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苛刻。
我的前同事中,以个体状态生存的人当中,有做得不错的,比如做独立咨询的。但大多数人,其实很难挣得和以前相似的高薪。一个朋友努力了一年,最近快要达成自己的赚钱目标:一月两万。要知道,这些同事以前在大厂时,都是可以做到年薪百万的。
所以,我想对现在还在工作岗位上的朋友们说:
如果你有一份能养家养自己、有成长空间的工作,那就好好干,珍惜工作。因为一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你失去它的时候,才能有更深的体会。
再次说一点:不是反对大家培养「独立挣钱」的能力,因为这一直是我努力践行的方向,它也可能是通往人生自由的必由之路。但是一定要对「独立挣钱」这四个字的难度,有充分的估计才行。
相关文章:个体通往自由的道路
上一篇:要激励自己,不要压抑自己
今天的文章中,我们聊到了一个现实得有些扎心的话题——靠个人能力独立挣钱,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从买房、做民宿,到重新理解工作的意义,我们或许都意识到:真正的财务自由,不是逃离工作,而是看清现实之后的有序前行。
所以今天,我想分享一篇我的知识星球语音:《以终为始思考「三份收入」》。
这是一个我自己在财务焦虑中走出的方法论——也是我过去十年一直在践行的方向。靠这套思路,我逐步摆脱了焦虑,也看清了个人成长与长期收益之间的关系。很多辉友也在这条路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这期语音是对这个理念的一次迭代更新。如果你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者正在思考该如何走向更稳定、更自由的生活方式,我建议你认真听听这段语音。理解它,也许能帮助你在未来五到十年内,真正改善自己和家庭的财务状况,乃至生活质量。
我尤其想强调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找到属于自己的终身职业,是个人长期财富增长的起点。
这不仅关乎赚钱,更关乎一个人能否抓住真正改变命运的机会。
希望这段语音,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与行动方向。
收听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