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开心的面包,(https://xueqiu.com/3422669798/297111800)
有一年在波克夏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年会上有人提问:商业模式有好有坏,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资金和人才不集中到好的商业模式上?芒格回答说:商业好比大自然,食物链的位置有高有低,有吃肉的,有吃草的,有吃屎的。我们的好日子要感谢那些甘愿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物种。
本人长期重仓持有太古地产和恒隆集团,每年分红所得资金几乎全部继续用于增持。十几年来,年复一年,每次利用分红资金买入,都有一种又吃屎了的感觉。
恒隆地产是顶级商业地产开发商。1992年摸高买入的上海港汇和恒隆广场地块,两块地地价3亿美元,总开发成本68亿港币(不算后来的资产升级支出)。2023年,上海恒隆广场商场租金收入17.55亿,办公楼6.7亿。港汇商场租金收入12亿,办公楼加服务式公寓4亿。若陈启宗仅开发这两个项目,称为一战封神也不为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港汇和上海恒隆广场的成功给了陈启宗胆,也给了他钱。在上海两个项目开业后,恒隆地产四次增发股票融资,合计255亿港元。最高光的时刻在2010年11月,恒隆地产以37.48元增发3亿股,集资109亿。(要知道2010年恒隆地产的每股净资产只有20元左右。是的,商业地产公司也有市净率2倍的年代)
巨额现金在手,恒隆从东北杀到西南,23年,弹指一挥间。7个城市,八个项目,其中三个是当地龙头重奢商场:无锡、昆明、大连。不是龙头的商场,也应稳居前五甚至前三。那么,就商业发展而言,恒隆算成功吗?我们一个一个看它的项目。
走出上海的第一战是天津恒隆广场。2005年1月天津拿地,地价8亿,总投资预估25亿。天津恒隆遇到非商业因素的干扰,2014年9月才开业,距离拿地已经过了10年。2023年,天津恒隆的收入是1.5亿。失败!
第二战,沈阳皇城恒隆广场。2005年9月7.6亿拿地,总投资预估25亿。陈启宗本人说:这是在一个二、三星级地块,建一个五星级的物业,经营一个四星级的商场。这其中的逻辑我不清楚。皇城恒隆2023年的租金收入是1.58亿。失败!
第三战,沈阳市府恒隆广场。2006年8月以9亿拿地。地块很大,分两期开发。一期包括一个商场和两幢办公楼,总投资25亿。二期预计还有一个商场和部分住宅,全部投资预计在2028年前完成,总投资当时预计80亿。2023年市府恒隆的租金收入0.96亿,办公楼1.26亿。失败!
第四战,无锡恒隆广场一期。2006年12月拿地,地价6.8亿,总投资预计35亿。同样是一个商场,2幢办公楼,无锡恒隆可谓出色。2023年商场租金收入4.46亿,办公楼1.17亿。无锡恒隆的租金收入过去几年连续增长,在可预期的未来几年应能持续。成功!
第五战,济南恒隆广场。2007年2月拿地,地价5.7亿,总投资25亿。2023年租金收入3.15亿。和总投资相比,这个回报率似乎尚可。但济南恒隆2011年8月开业,在开业后第一个完整年度的2012年,租金收入就达到3.65亿。项目至今没有引入六大重奢的任何一家。济南恒隆不能算失败,不知道可不可以算成功。
第六战,大连恒隆广场。2009年5月拿地,地价12.3亿,总投资45亿。2023年,大连恒隆的租金收入2.7亿。如果按迄今为止的租金回报率,大连恒隆是个失败的项目。但大连恒隆在开业后后来居上,其年租金收入从2016年的0.88亿逐年快速上升到去年的2.7亿,在可预计的未来几年有希望保持增长。成功!
第七战,无锡恒隆二期。2009年5月拿地,地价4.1亿。这是一个商用住宅为主的项目(两幢楼,600套),外加一个小酒店(105间房)。拿地至今15年,项目仍未开盘,酒店预计在2025年开业。商用住宅地契期限短,公用事业费贵。就算无锡恒隆府可以顺利卖出,项目回报率都不会高。失败!
第八战,昆明恒隆广场。2011年9月拿地,地价35亿,总投资号称100亿。项目包括一个商场,一幢办公楼和一幢酒店外加可销售的服务式公寓。2023年昆明恒隆商场租金收入3亿,办公楼1.4亿。服务式公寓目前销售困难,酒店即将开业。商场本身可以算成功,但项目是否成功要看服务式公寓的销售。
第九战,武汉恒隆广场。2013年2月拿地,地价33亿,总投资预计130亿,包括一个商场,一幢办公楼,三幢可销售的服务式公寓。2023年商场租金收入2.5亿,办公楼1.1亿。武汉恒隆广场前景难料,主要竞争对手武广占尽地利,武汉SKP气势如虹。目前武汉恒隆的总经理就是沈阳市府恒隆的前任总经理。然而不管商场经营最终如何,从投资回报看,项目本身失败不是板上钉钉,也是大概率事件。
第十战,杭州恒隆广场。2018年5月拿地,地价107亿,总投资预计160亿。项目包括一个商场,5幢办公楼,1家酒店。商场和2幢办公楼预计2024年底2025年初竣工开业,其余3幢办公楼和酒店都在2025年底开业。陈启宗对竞争态势的判断是,杭州恒隆广场介于昆明恒隆和武汉恒隆之间,属于有竞争,但竞争对手不够(武汉)强。杭州恒隆广场的相对位置比武汉恒隆好,在拿地之后就立即深度绑定LV,也是一大加分因素。商场经营成功是个大概率因素,关键是要有多成功,才能对得起这160亿的投资。陈启宗的判断是,开业时能达到4-5%的收益率。假定商场投资成本占项目总投资的一半,即80亿,则商场年租金收入3-4亿,这应该不难达到。然而没有人会先甩出100亿,为的是6年后每年赚4-5%的钱。
总的来说,作为顶级玩家的恒隆,为了走出上海,血战20年,支出600亿,十战两胜(无锡/大连),五败,三不确定。在2023年,上海之外的租金收入,商场部分20亿,办公楼部分5亿。按60%的净利润率估计,实现15亿的净利润。另外,杭州恒隆广场即将开业,可以开始贡献。但恒隆还有150亿的资本支出,其中预计在2024年会发生50亿。假定各地恒隆府不销售,恒隆的净负债会上升到600亿。
陈启宗每年给股东的信,每封信我读了不下10遍。每次读到这段话我都有毛骨悚然的感觉: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商业模式,只要每2-3年找到一块好地。。。。。
优秀的商业地产投资者是聪明的傻瓜。恒隆,太古如此,我又何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