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6月06日 02:24
[要 闻] 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模块级验证完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成功完成了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模块级验证,标志着我国的星地量子直接通信技术迈入了空天地一体化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构建阶段。此次验证搭载了量子直接通信激光器模块和相位编码模块,在火箭发射、海上回收等环节后,实验模块成功出舱并完成检查。该技术由龙桂鲁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历时三年攻关,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旨在降低技术迭代成本,加速星地网络的构建。

🚀 此次验证的关键在于对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模块进行测试。验证内容包括对模块抗振动、抗辐照等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的各类环境变化的鲁棒性进行测试。

💡 此次搭载的两个模块,是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两个模块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带领的量子直接通信团队自主研发,是团队历时三年攻关取得的原创性成果。

🛠️ 为了降低星地通信技术迭代成本,加快星地网络构建,团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这种设计尽可能利用国内验证平台和有限测试资源,分模块、分阶段逐级验证。

    科技日报讯 (记者崔爽)记者日前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获悉,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完成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模块级验证,标志着我国的星地量子直接通信技术正式迈入空天地一体化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构建阶段。

    据了解,此次验证是将量子直接通信激光器模块和相位编码两个模块,于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搭载在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上,经过成功发射、海上回收、返厂检查等多个阶段后,实验模块成功出舱,完成相关检查,一切正常。

    此次搭载的两个模块,是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带领的量子直接通信团队自主研发,是团队历时三年攻关取得的原创性成果。

    本次搭载主要进行了对模块抗振动、抗辐照等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的各类环境变化的鲁棒性测试。团队采用模块化设计,尽可能利用国内验证平台和有限测试资源,分模块、分阶段逐级验证,尽可能降低星地通信技术迭代成本,加快星地网络构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量子通信 星地通信 模块验证 技术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