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科技频道 06月04日 16:29
氢专利竞争力:中国超日本,首登第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根据数据分析,中国在氢能相关专利上超越日本,跃居首位,尤其在制造领域占据优势。中国企业在电解水制氢技术上取得突破,成本远低于欧美。受益于光伏和风电领域的优势,中国积极发展绿氢,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产量目标远超预期。虽然欧洲氢能市场面临挑战,但中国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正积极构建氢能产业链,并计划拓展海外市场。

🥇 中国在氢能相关专利竞争力方面超越日本,跃居首位,并在制造、储存、运输和供应等领域均居领先地位。

🏭 中国在绿氢制造领域成本优势明显,设备成本仅为欧洲企业的四分之一,电解槽制造能力占全球60%。

🌱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明确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并列,并设定了到2025年绿氢产量目标。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电解槽制造商数量众多。

💡 中国氢能需求全球最大,2023年达到2800万吨,占全球30%。中国积极构建氢能自产自销机制,并拓展工业用途。

数据分析企业对氢的“制造”、“储存”、“运输和供应”、“安全管理”、“利用”等5个领域的专利进行了统计,中国在除“利用”之外的4个领域和国别综合实力上均居首位。 中国优势明显的是制造领域……

中国在氢相关专利竞争力方面超越日本,首次跃居首位。中国企业主要在通过电解水提取氢气的电解槽等制造领域提高技术实力。在欧美,因通货膨胀而停止生产氢气的趋势正在加强,差距被拉大。在光伏和海上风力方面,中国也拥有很高的竞争力,在脱碳化能源方面,中国的存在感正在提高。

日本经济新闻社出资的数据分析企业Astamuse (东京都千代田区)对氢的“制造”、“储存”、“运输和供应”、“安全管理”、“利用”等5个领域的专利进行了统计。针对2013年~2022年为止,在全球申请的约18万件专利,对可行性和专利权剩余期限等专利竞争力实施评分并排出了名次。

在5个领域中,中国在除“利用”之外的4个领域和国别综合实力上均居首位。在上次调查(2011~2020年的约14万件)中,日本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中国第二。自2020年9月中国提出在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的方针之后,每年的申请数量增至日本的2倍。

中国优势明显的是制造领域。随着制造设备的大型化,在系统方面,效率也在提高。美国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的数据显示,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的“绿氢”制造工厂中,中国企业的设备成本在2023年时仅为欧洲企业的四分之一。

英国调查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供应的电解槽的制造能力达到全球的60%,海外品牌的接单生产也在增加。日本大和综研的张晓光表示:“目前,(中国企业)比起盈利更重视市场份额和增长速度,正在扩大产能。着眼于拓展海外市场,正计划在欧洲和中东建立当地工厂”。

中国已经在光伏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市场占据全球一半以上份额,正在制定将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应用于氢能领域的战略。在绿氢的制造设备方面,隆基绿能(LONGi)和阳光电源等光伏相关企业也在涉足,利用通过可再生能源获得的资金和客户网络,正在提高存在感。

中国政府于2022年公布了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氢是与可再生能源并列的重要能源。规划还提出了到2025年将绿氢的产量提高到每年10~20万吨的目标,但实际上规划的推进速度已远超目标。

日本于2017年公布氢基本战略。中国在计划的推进速度方面之所以超过日本,其背景是参与企业的数量众多。中国能源调查公司INTEGRAL的总经理中西豪表示:“电解槽制造商从绿氢投资开始增加的2021年起不断增加,到2024年达到了100~200家”。日本只有旭化成和东芝等几家企业,而中国市场的竞争激烈。

一直以来,日本和欧洲在燃料电池车(FCV)等民生领域开拓氢的需求。另一方面,从中国企业来看,化工和钢铁等大量消耗氢的工业用途的需求占据了过半。氢作为难以用电力替代的热能领域的替代能源而备受关注。中国钢铁大型企业宝武钢铁集团2024年在现有的炼钢炉中引入氢等,中国在使用方面的技术开发也在取得进展。

随着制氢工厂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中国对氢的需求不断扩大。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氢的需求达到每年2800万吨,已成长为占全球30%的最大市场。中国政府正在推进通过管道连接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内陆地区和工业集中的沿海地区、实现氢自产自销的机制。

在欧洲,受到利率上涨和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氢市场正面临逆风。法国电力大企业ENGIE和西班牙电力大企业Iberdrola下调了截至2030年的氢生产目标。欧盟(EU)事实上禁止作为补贴对象的区域内的氢气生产项目使用中国产品,正加紧实施区域内保护。

日本政府计划补贴高昂的氢价格与化石燃料之间的成本差,但成为对象的项目较少。日本计划构建从2025年度起与美国、韩国三国携手研究经济安全保障方面重要的尖端技术的框架,其中包括氢制造。如果错过需求的扩大期,日本可能会错失增长良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泉洸希,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氢能 专利 中国 绿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