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預計全年營收將同比增長超過30%,凈利潤更是有望實現超過40%的同比增長。小米稱智能電動車業務有望從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實現盈利,公司計劃從2027年開始在海外市場銷售智能電動車。在技術自主可控方面,小米表示將很快開始生產汽車半導體產品。
6月3日, $小米集團-W (01810.HK)$ 在投資者日活動中傳遞了一系列令市場振奮的消息。
德意志銀行在最新研報中總結了小米投資者日的最大亮點,包括強勁的全年業績指引、汽車業務盈利時點、汽車出海計劃,以及芯片自研進展等。改行維持小米"買入"評級,12個月目標價75港元,較當前51.6港元的股價仍有45%的上漲空間。
全年營收與利潤均指向高增長
$小米集團-W (01810.HK)$ 給出了頗爲樂觀的2025年全年業績指引。公司預計全年營收將同比增長超過30%,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後凈利潤更是有望實現超過40%的同比增長。
這一指引的關鍵支撐來自多個業務板塊的協同發力。據德銀,智能手機業務方面,小米預計全年平均售價(ASP)將同比提升3-5%,毛利率維持在12-12.5%的水平。AIoT業務同樣表現強勁,預計全年營收同比增長超過30%,毛利率將擴張2.0-2.5個百分點。
電動車Q3迎盈利拐點,全年銷量有望超預期
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智能電動車業務的盈利時點預期。小米稱智能電動車業務有望從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實現盈利,這與德銀此前的預期一致。
德銀預計,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出現6900萬元人民幣的淨虧損,隨後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別實現4億元人民幣和26.3億元人民幣的凈利潤。
德銀認爲,小米電動車業務盈利能力的改善主要源於兩大因素:規模效應的釋放和產品結構的優化。
從產能規劃看,德意志銀行預計小米2025年第二、三、四季度的交付量將分別達到8.66萬輛、10萬輛和13.75萬輛,全年交付量有望達到40萬輛,超過公司此前35萬輛的指引。小米計劃在第三季度啓動第二工廠,這將爲下半年10-15萬輛的銷量提供產能支撐。
產品矩陣方面,高毛利的SU7 Ultra和即將在7月發佈的YU7 SUV將逐步提升產品組合的盈利水平。德意志銀行預計YU7在第三、四季度將分別貢獻2.5萬輛和7.5萬輛的銷量。
基於上述因素,該行預計小米智能電動車業務的毛利率將從第一季度的23.2%逐步提升至第二、三、四季度的24%、25%和25.8%,全年毛利率有望達到24.7%。
小米汽車2027年進軍海外
更具野心的是小米的全球化佈局。公司計劃從2027年開始在海外市場銷售智能電動車,併爲此大舉擴張線下零售網絡。小米海外Mi store門店數量將從2025年的約500家擴張至2026年的3000家,並在五年內(2030年)達到1萬家的規模。
德銀認爲,海外「小米之家」門店的增長將支持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海外擴張。
芯片自研加速推進,將開始生產汽車半導體產品
在技術自主可控方面,小米正加速推進汽車半導體的自研進程。繼5月發佈旗艦級SOC芯片"Xring o1"後,公司表示將很快開始生產汽車半導體產品。
根據2021年制定的十年計劃,小米將投入500億元人民幣用於自研芯片開發。截至2025年2月,公司已累計投入135億元,預計2025年全年研發投入將達到60億元。小米強調,其在旗艦SOC芯片開發方面積累的技術能力和人才儲備,將爲汽車半導體等其他芯片品類的開發提供有力支撐。
投資總是踩地雷?牛牛AI上線!精準解答,全方位洞察,掌握關鍵機會!
編輯/jor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