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圈 06月04日 10:06
信息安全工程师系列-第2关 网络攻击原理与常用方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探讨了网络攻击的基础概念、发展趋势、常见技术以及防御措施,涵盖了攻击模型、攻击过程、黑客工具和渗透测试等多个方面。通过案例分析和真题解析,文章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网络安全攻防知识,并提供了针对性的复习建议,旨在提升信息安全工程师的网络安全实战能力。

🛡️ **核心概念解析:** 网络攻击本质是利用系统漏洞实现未授权访问或资源滥用,攻击模型由攻击者、攻击工具、攻击访问、攻击效果和攻击意图五大要素构成,理解这些要素是掌握网络安全攻防的关键。

🚀 **攻击发展趋势:** 工具智能化、攻击普适化、目标多样化和APT常态化是当前网络攻击的主要发展趋势。例如,自动化工具降低了攻击门槛,工业控制系统成为新的攻击目标,APT攻击持续威胁着关键基础设施。

⚙️ **常见攻击技术与防御:** 涵盖端口扫描、口令破解、缓冲区溢出、拒绝服务攻击和网络钓鱼等常见攻击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各种攻击的原理、案例及防御措施,例如使用强密码、启用双因素认证、部署DDoS防护设备等。

山止川行 2025-06-04 08:45 黑龙江

安小圈

第679期

一、网络攻击基础概念与发展趋势

 

(一)核心概念解析

网络攻击是指通过各种手段破坏网络系统安全属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的危害行为,其本质是利用系统漏洞实现未授权访问或资源滥用。攻击模型包含攻击者、攻击工具、攻击访问、攻击效果和攻击意图五大要素,例如黑客常使用脚本程序远程访问目标系统,实现信息泄密以满足技术挑战的意图。

(二)经典攻击模型

1.攻击树模型:以树状结构分解攻击目标,如攻击路由器可分解为物理访问获取和逻辑访问渗透等分支,常用于渗透测试和防御设计。

2.MITRE ATT&CK 模型:将攻击抽象为 12 个阶段(如初始访问、持久化),为红蓝对抗和威胁情报收集提供框架。

3.网络杀伤链(Kill Chain)模型:分为目标侦察、武器构造、载荷投送等 7 个阶段,典型如震网病毒通过 U 盘投送恶意代码攻击伊朗核设施。

(三)发展趋势与特点

·工具智能化:如 “永恒之蓝” 蠕虫自动扩散导致全球网络瘫痪。

·攻击普适化:非技术人员利用自动化工具(如 Metasploit)实施攻击。

·目标多样化:从操作系统扩展到工业控制设备(如乌克兰电网攻击)。

·APT 常态化:国外组织针对国内金融、政府领域持续攻击(如海莲花组织)。

 

二、网络攻击一般过程与案例

 

(一)八大攻击步骤详解

1.隐藏攻击源:通过跳板主机、伪造 IP(如利用被入侵的 Web 服务器作为代理)隐藏真实位置。

2.信息收集:利用 Nmap 扫描目标端口(如扫描 445 端口发现 SMB 服务漏洞)、WHOIS 查询域名信息。

3.漏洞挖掘:发现 Windows 系统 MS17-010 漏洞(永恒之蓝利用该漏洞)。

4.权限获取:通过弱口令(如 admin/admin)或缓冲区溢出获取管理员权限。

5.隐蔽行为:修改系统日志、使用 rootkit 隐藏进程。

6.实施攻击:删除关键文件、窃取数据库数据。

7.开辟后门:植入远程控制木马(如冰河木马)。

8.清除痕迹:篡改日志时间、删除攻击脚本。

(二)实战案例分析

案例 1:乌克兰电网停电事件(2015 年)

·攻击链:钓鱼邮件→BlackEnergy 木马→SSH 后门→Killdisk 自毁工具→切断电力控制信号。

·关键手段:利用社会工程学诱骗员工点击恶意附件,结合 DDoS 攻击客服中心阻止维修。

案例 2:W32.Blaster.Worm 蠕虫

·传播路径:扫描 TCP 135 端口→利用 DCOM RPC 漏洞→在 4444 端口绑定后门→下载并执行病毒。

·破坏效果:系统频繁重启,攻击windowsupdate.com阻止用户打补丁。

 

三、常见攻击技术与防御要点

 

(一)端口扫描与防御

·扫描类型

·SYN 扫描(半连接扫描):发送 SYN 包后断开连接,通过响应判断端口状态。

·FIN 扫描:发送 FIN 包,开放端口无响应,关闭端口返回 RST。

·防御措施:部署防火墙过滤异常包,使用端口安全策略限制非必要服务。

(二)口令破解与加固

·攻击方法

·字典攻击(使用常见密码列表)

·彩虹表攻击(预计算哈希值匹配)

·暴力破解(穷举所有可能字符组合)

·案例:某企业员工使用 “123456” 作为数据库密码,被攻击者通过 Hydra 工具破解。

·加固建议:密码长度≥8 位,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启用双因素认证。

(三)缓冲区溢出攻击

·原理:向程序缓冲区写入过量数据,覆盖返回地址,控制程序执行流程。

·案例:1988 年莫里斯蠕虫利用 fingerd 服务缓冲区溢出漏洞,感染 6000 余台 UNIX 主机。

·防御:编写安全代码(避免使用 strcpy 等危险函数),启用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ASLR)。

(四)拒绝服务攻击(DoS/DDoS)

·常见类型

·SYN Flood:伪造源 IP 发送 SYN 包,耗尽目标 TCP 连接队列。

·DNS 放大攻击:利用 DNS 服务器反射原理,放大攻击流量。

·HTTP Flood:僵尸网络发送大量 HTTP GET 请求瘫痪网站。

·案例:2000 年 Yahoo 遭 DDoS 攻击,服务中断数小时。

·防御:部署 DDoS 防护设备,启用 SYN cookies,限制单 IP 连接数。

(五)网络钓鱼与防范

·攻击手段:伪造银行邮件,诱导用户访问虚假网站输入账号密码。

·案例:某银行用户点击 “账户异常” 邮件链接,导致信用卡信息被盗。

·防范:验证网站 URL(查看 HTTPS 证书),不点击可疑邮件附件,启用邮件内容过滤。

 

四、黑客工具与渗透测试

 

(一)常用攻击工具

1.扫描器

·Nmap:检测开放端口、操作系统类型(如 nmap -sS -O 192.168.1.1)。

·Nessus:漏洞扫描工具,生成详细风险报告。

2.密码破解

·John the Ripper:Unix/Linux 密码破解。

·L0phtCrack:Windows 密码审计。

3.渗透工具包

·Metasploit:包含 1500 + 漏洞利用模块,如利用 ms17_010_eternalblue 攻击 Windows。

·WireShark:网络嗅探,捕获明文传输的口令。

(二)渗透测试流程

1.信息收集(Nmap 扫描、社工信息获取)

2.漏洞分析(Nessus 扫描结果解读)

3.漏洞利用(Metasploit 执行攻击模块)

4.权限提升(利用系统配置漏洞提权)

5.后门植入(安装远程控制程序)

 

五、历年真题与解析

 

(一)2023 年单选题

题目:下列哪项属于网络杀伤链模型的阶段?( )          A. 漏洞扫描 B. 武器构造 C. 密码破解 D. 日志清除

答案:B          解析:网络杀伤链包括目标侦察、武器构造、载荷投送等 7 个阶段,B 正确。A、C、D 属于攻击辅助手段,非模型标准阶段。

(二)2022 年案例分析题

背景:某电商网站遭大量 HTTP GET 请求攻击,页面无法访问。          问题

1.该攻击属于哪种类型?

2.列出至少 3 项应急响应措施。

参考答案

1.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中的 HTTP Flood 攻击。

2.应急措施:

·启用 CDN 分流攻击流量;

·在防火墙上配置 IP 黑白名单,限制异常 IP 访问;

·联系 IDC 服务商增加带宽,部署 DDoS 清洗设备;

·临时关闭非核心服务,确保核心业务可用性。

 

六、考点总结与复习重点

 

(一)核心考点列表

1.攻击模型:Kill Chain 七阶段、MITRE ATT&CK 框架

2.攻击技术:端口扫描类型(SYN/FIN/NULL)、缓冲区溢出原理、DDoS 攻击分类

3.工具应用:Nmap 扫描参数、Metasploit 漏洞利用模块、密码破解方法

4.案例分析:乌克兰电网攻击链、W32.Blaster 传播路径

5.防御措施:口令加固策略、DDoS 应急响应流程、钓鱼邮件防范要点

(二)复习建议

·重点掌握 Kill Chain 模型与攻击步骤的对应关系,理解每个阶段的典型手段;

·结合真题练习端口扫描类型判断(如 SYN 扫描与 FIN 扫描的区别);

·熟记常见攻击工具的功能(如 Nmap 用于信息收集,Metasploit 用于漏洞利用);

·关注近年高频考点:APT 攻击特点、DDoS 防御技术、社会工程学攻击案例。

提示:攻击原理是软考重点模块,需结合工具实操和案例理解,建议通过 CTF 平台(如 TryHackMe)练习基础渗透流程,加深对攻击技术的理解。

END

原文来源:网络安全攻防与治理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网络攻击 安全防御 黑客技术 渗透测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