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ice_招行谷子地,(https://xueqiu.com/1821992043/297067799)
融资心经系列是我个人长期使用融资工具的经验总结。这个系列的初衷不是鼓励读者去使用融资这种金融工具。恰恰相反,我认为多数投资者并不适合使用融资。因为,他们无论是认知还是情绪控制能力都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控制融资这种金融工具的程度。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不推荐读者使用融资,那你干嘛还要写这个系列呢?问题在于我不写,大家就不会用融资了么?3年前我公开看空很多基金抱团股,不是照样有韭菜不知死活往里冲?融资是一种金融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什么人用它,怎么用它。合适的人,正确的方法使用它,它是实现资产跃迁的助推器;不适合的人用错误的方法使用它,那它就是财富的焚烧炉。所以,我写这个系列只是把我的成功经验和血的教训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对融资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
好了,言归正传,本文主要是对融资心经在实操层面的读者询问最多的2个问题做个集中解答。主要涉及融资账户的选择,融资方式的选择。
为啥不用信用贷代替融资?
很多粉丝公开或者私下问我:现在信用贷利率远低于融资利率,而且是先息后本,你为啥不用信用贷替换融资呢?
其实这个问题有多个原因,有些是共性的,有些属于我个人相关的。首先,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信用贷炒股属于违规行为。在投资中最重要的不是短期能赚多少,最重要的是活得长。我们股民想要活得长就不能做违规的事情。
你以为你把钱在外面转几圈,银行就真的不知道你在干嘛?其实只是银行对这种行为短期睁一眼闭一眼而已。银行现在贷款放不出去,只要你表面功夫做一做,银行就假装不知道。一旦未来经济复苏银行信贷需求回升,要么银行查你的贷款用途,要么到期不给你续贷,或者抬高贷款利率。如果那时候你的股票还套着,那就是叫天天不灵了。
其次,信用贷本身需要不停消耗投资者的现金流。投资最忌讳的是什么?现金流断裂,现金就像是空气,平时感觉不到它的价值,一旦现金流断了你可能马上就要挂。很多券商的融资是不需要偿还本息的,可以通过分红或者股票买卖的时候抵扣。即使股票被套住了,也可以通过将利息滚入本金的方法拖延。所以,融资本身基本可以做到不消耗使用者的现金流。
最后,也是我个人的原因——信用贷的额度太低了。30万信用贷对于一个刚进股市的新人来说可能是挺大一笔资金。但是,对于我这种在股市混了20年的老韭菜真的没多大作用。
为啥不换个融资利率低的券商?
很多粉丝经常留言给我说某某券商融资利率只有4.X%,您为啥不换个券商?其实这种问题本身就说明这个投资者使用融资时间不长。融资工具本身除了融资利率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要考虑。
一般低利率拉客户的券商都是小券商。这种券商虽然表面上利率给的很低,但是实际上有很多细节条件的设定很坑人。比如:有的券商要求融资利息必须偿还,如果不偿还不能进行展期。一般券商的融资合约都是180天,到期要么偿还融资,要么展期。对于我使用的招券,展期时的逾期利息可以选择自动转为本金,这样就不需要消耗我的现金流。对于小券商这种展期前必须偿还融资利息的规定,你要么自己掏钱把融资利息还上,要么卖股票。那么当你在熊市末期的时候就会很痛苦,因为熊市末期往往是自己的钱补仓了,股票被套着,卖就是割肉。
小券商的另一个问题是资本金不够,能够用于放贷的资金池有限。因为国家对于券商的杠杆率有限制,资本金不够不可能无限制通过同业拆借扩充融资的资金池。现在是熊市环境下,融资的人少,小券商的资金池不是问题。一旦市场转牛初期,小券商的资金池可能是最先干涸的。
另外,融资账户更换券商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首先,你要全部偿还现有的融资资金才能把担保品从信用账户挪到普通账户。其次,股票托管从一家券商转到另一家券商中间可能需要几个工作日。最后,转过去后新的券商账户还不是马上就可以符合融资开通条件的。
所以,想要换券商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跟其他券商打听好融资利率,逾期利息和展期的相关规定。综合评估认为可以换,那么先在新的券商开个小号养号,一般需要50万市值半年。小号养好后,趁自己股票中期高点附近一把清光融资,然后股票划转到普通账户,再联系现在券商的客户经理给他最后通牒,能下调利率就不走,下调不了就转户。
大家对于融资的使用上有任何问题可以现去阅读融资心经系列前面的文章。如果解决不了再给我留言或者私信。最后再重复一遍:融资本身是一种金融工具,无所谓好坏之分,关键看谁在用,怎么用。融资对于使用者的认知和情绪控制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市场上80%以上的股民并不适合贸然动用融资功能,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