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6月03日 11:56
工信部:车企要敢于向“内卷式”竞争说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人民日报发文,工信部转载,探讨了汽车行业“价格战”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指出,过度依赖价格竞争可能导致车企忽视研发创新,并带来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风险。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期,面临供需失衡、结构不完善等挑战。文章呼吁车企应重视创新和质量,实现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变,以提升长期竞争力。

📉“价格战”的负面影响:文章强调,单纯的价格竞争可能导致车企过度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创新和研发投入,不利于全球化竞争力的培育。同时,它可能导致零部件采购价格下降,影响产品质量,并增加售后服务风险。

⚠️ 行业转型期的挑战: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的阶段,面临阶段性供需失衡、产业结构尚未达到理想形态、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此外,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也加剧了竞争。

🌍 国际市场的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关税、技术指标、碳壁垒等手段限制中国汽车出口,使得海外市场开拓难度和风险增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 建议: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车企应敢于向“内卷式”竞争说不,以创新和质量巩固优势、实现突围,实现经营策略由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

快科技6月3日消息,工信部官方政务新媒体今日转载人民日报发布的《车企要敢于向“内卷式”竞争说不》的文章。

其中点名提到“价格战”危害行业健康发展:质优价廉本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优势,然而,单纯靠“价格战”谋取竞争优势却“过犹不及”。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表示:

一方面,“价格战”将导致汽车企业过度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创新和研发投入,不利于全球化竞争力的培育形成;另一方面,“价格战”将带来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风险。

“‘内卷式’竞争造成的零部件采购价连年按10%至15%比例持续下降,上游经营恶化,很难避免供应商在某些方面降低质量要求。下游经销商经营恶化甚至部分倒闭,造成售后服务的及时性、便利性、可靠性下降。”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的阶段,必然会经历一定程度的竞争加剧、优胜劣汰、转型阵痛。

具体来看,原因包括阶段性供需失衡、产业结构尚未达到理想形态、创新动力不足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电动化与智能化推动供应链成本下降等。

安铁成称,“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汽车市场集中度相对偏低。2024年,我国销量前三的车企市场份额约36.2%,前五的市场份额约53.1%,显著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

此外,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关税、技术指标、碳壁垒等手段限制中国汽车出口,使得海外市场开拓难度和风险增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车企要敢于向“内卷式”竞争说不,以创新和质量巩固优势、实现突围,实现经营策略由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汽车行业 价格战 创新 质量 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