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叔科技洞察 06月02日 19:15
5nm稳了!国产芯片还有更大惊喜,你敢想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面对美国在半导体和航空核心技术上的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并未止步不前,反而加速技术突破。近期公开消息证实国产5nm芯片已取得进展,预示着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在自主研发和攻关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国产半导体市场逐渐形成“自主生态”和正向循环。预计到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芯片比例将显著下降。尽管2nm量产尚待考证,但国产芯片的制程工艺有望在未来几年取得重大进展,或将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 国产5nm芯片取得突破:公开消息证实国产芯片具备5nm制程能力,这主要得益于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努力,标志着在技术上的重要进展,尤其是在美国极限打压和出口禁令的背景下。

📈 国产芯片市场份额增长:中国进口芯片中,美国占比已下降至3%。同时,预计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芯片的比例将从去年的约63%下降至42%,显示国产芯片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

🚀 未来制程工艺展望:根据爆料,国产芯片制程工艺在未来几年将取得巨大进展,或在2026年前实现7-2nm量产。虽然2nm量产面临挑战,但国产芯片的进步值得期待。

🌍 产业格局可能发生改变:国产芯片的突破可能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美系芯片巨头和光刻机巨头,以及台积电等代工厂都将面临挑战。

🤝 开放合作的重要性:中国半导体产业不追求100%国产化,而是鼓励开放合作,在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实现全球产业链布局,促进全球产业进步。

原创 飙叔科技洞察 2025-06-02 18:10 广东

中国半导体产业并非一味的追求100%国产化率,也并没有自我封闭,反而应该鼓励更加开放!

黎明前的黑暗!近期,美国接连在半导体以及航空核心技术上对中国进行无底线的打压,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似乎业界并没有发生强烈的声音。

这是为何呢?一方面当然是由于国产半导体和国产芯片相关厂商确实已经习惯了,懒得再搭理美国这些无理的“场外小动作”;而更重要的是,国产相关产业现在都憋着一股劲,埋头研发和攻关,因为大家都明白:如果自身技术没有突破,说再多也没用。

根据5月24日晚公开消息,国产5nm已经没问题了!如果飙叔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首次公开证实国产芯片具备5nm能力。国产5nm芯片是怎么造出来的,目前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无法进行查证。但显然在美国极限打压或出口禁令之下,国产5nm大部分的工艺和技术必然主要来源于国产半导体产业链,这意味着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或许都已取得令人惊喜的突破。

不得不说,美国从2019年的连续打压和出口管制之下,国产半导体产业在别无选择之下,确实在信心和技术上都发生了质的蜕变;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到10年的努力和攻关,国产半导体市场逐渐形成“自主生态”以及正向循环,这或许是让美国最为担心的。如2024年中国进口的芯片,美国进口只占3%。同时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芯片的比例,预计会从去年的约63%,下降至42%。

当然,国产芯片并没有在5nm工艺上停下脚步,毕竟现在3nm的手机SOC已经成为全球主流旗舰机的标配了,甚至2025年2nm也即将正式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据数码博主“超能数码君周周”的爆料,国产芯片制程工艺的在近两年将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进展;具体来说,或许在2026年前国产芯片7-2nm都将量产。

如果以上消息属实,那意味着国产芯片基本追平全球主流制程,如台积电,今年量产2nm,正在推进的是1.4nm制程,那相比台积电国产芯片也仅仅落后一代左右。

当然,从飙叔了解的情况国产芯片在2026年要实现2nm量产近乎是“天方夜谭”,但从“草蛇灰线”之中,飙叔还是相信国产芯片确实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只是鉴于当前的情况很多信息无从核实而已。

当然,从公开消息来看国产5nm已经稳了,而一旦国产芯片真的突围3nm,甚至2nm;那或许真的意味着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要变天了。

首先收到冲击最大的无疑将是美系的几大芯片巨头——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不仅将失去大部分中国市场,其在全球市场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其次是光刻机巨头ASML,或许再也没法获得超额利润了;再次就是以台积电为代表的台系代工厂,将面临大陆代工厂的强烈冲击,甚至整体带崩台湾半导体产业——这是否意味着那一天将更快到来呢!

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并非一味的追求100%国产化率,也并没有自我封闭,反而应该鼓励更加开放;在自主可控的基础之上,实现全球产业链的布局,如此才能更好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才能不仅促进中国产业发展,也促进全球产业的进步。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国产芯片 半导体 技术突破 产业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