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度的春招走向尾声,愈来愈多人发现,今年的求职市场变化不仅体现在人才供需上,也体现在招聘流程与方式上。不久前,通用型自主Agentic AIManus发布官方演示,其筛选简历、梳理资料、评估人才的一系列功能,或将为HR领域带来变革。与此同时,求职者也在积极面对这一变化,根据猎聘《2025届高校毕业生AI面试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025届高校毕业生中,接受AI面试的人占比67.37%,显示出率先“尝鲜”这一技术的意愿。
面对AI面试官这一有待验证的新兴技术,为何多数应届生表现出积极态度?在其填写的接受主要原因中,排名前四的是“方便”“公平”“不恐惧”“洋气”。受访者认为,AI面试时间灵活,突破了空间限制,大大节约了消耗在面试路上的时间和精力。而AI面试基于算法的优势,较少受到人为干扰,全过程透明公开,更彰显公平选才、公平竞争的原则。且相对真人面试官,应届生面对AI面试官的紧张程度大为下降。而“洋气”的评价,源于应届生认为AI面试更能体现一家公司的科技感,也是时代发展和招聘创新的必然。
而在实际操作中,参与过AI面试的求职者,也对AI面试官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025届高校毕业生中,参加过AI面试的求职者对AI面试整体打分较高,给出的平均分为6.79,其中打7分及以上、8分及以上、9分及以上的人分别占比66.75%、45.59%、22.06%,这对尚且处在初步应用阶段的AI面试技术来说,是一种积极信号。
那么,哪些专业领域的毕业生会更易接受AI面试官?《调查》中,细分专业来看,医学与生命科学类和理工类的毕业生对AI面试的接受程度更高,其专业中涉及数据分析、实验模拟等部分,就与AI工具应用场景高度契合;商科与管理类、艺术与设计类毕业生的接受程度居中;人文社科类毕业生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凸显出传统人文教育与技术工具的融合不足。不同专业对智能技术的接受程度也体现在了简历之中,从简历中标明会用AI工具的2025届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分布TOP15来看,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软件工程、数字媒体艺术、人工智能专业位居前六。其中,设计类专业居多,表明设计类专业对AI工具(如生成式设计、图像处理工具)的依赖程度较高。
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以猎聘平台为例,明确要求使用AI工具的应届生职位增长势头迅猛,2024年7月-2025年4月同比2023年7月-2024年4月增长了106.49%。而要求会用AI工具的应届生职位招聘薪资也整体高于无此要求的职位。从要求会用AI工具的应届生职位类别分布TOP5来看,技术类职位居首。无论是何种专业学科,随着AI应用的普及,更多在校学生在课业学习中探索AI与学科交叉的应用场景,这将帮助他们提升毕业求职时对新工具的运用能力,增强自身的求职竞争力,从而在更加智能的职场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