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蓬江-一隐,(https://xueqiu.com/9525002147/297042442)
牧原上半年总结:1,管理不及预期导致成本不及预期,但个人选择宽容,几千万存栏管理难度比百十万一定严峻,且养殖模式决定了养殖密度也决定了管理难度,期待持续的科研投入及先进科技应用能加快转变成生产效率提高。
2,个人独资的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险意识,因为企业是自己的,经营有没有风险自己一定知道,市场,债务,销售等。这个风险意识在牧原身上也能清晰呈现,知道自己的扩张能力,边界,在21年一众中小猪企大幅扩张时期,停下来专注养殖,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从21年首次提出回报股东开始,22年始没有新增融资,回购少数股东权益,提高分红率至30%,未来2年偿还债务,回购少数股东权益,适当提高分红率是主要方向。剩余土储2千万理论上不会再继续动工,目前1亿实际产能基本满足未来几年低增速(5-10%年增长经营)。
3,持续高猪价猪周期大概率1-2年内不会光顾,年度合理的盈利于行业而言会有,超额红利很可能不会存在。
4,上半年盈利7-9亿,固定资产折旧约65亿,实际经营产生的净现金流约75亿。
5,“百年变局”,日本的历史数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基础民生刚需消费在那个年代需求是增加(在日本是面,堂食。在国内大概率也是基础肉类,如猪肉,鸡肉,堂食等会逐步增加),非基础消费是毁灭性的,例如酒,餐饮,娱乐消费,化妆品,奢侈品等升级类消费。国内猪肉是纯内需,走不出去,也进不来(有比例限制),不受国际氛围影响,纯供给端波动,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只要成本极致领先,有优势,那一定能获取超额红利。所以长期看牧原既是进攻,也是防御。
个人的看法是,牧原1-2年内仍不具备高分红条件,中长期看,它具有当下市值10%的股息率,至于要多少年,我估计再过5年就到了。譬如现在100万,5年后,大概每年10万,12-13年收回投资,这笔生意大致上还是比放在买国债或存放银行要好,至于是不是这么一回事,那就是时间的事情了。像我们这种普通散户要做的是拿着筹码无为再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