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週,資金正在表達立場:黃金ETF遭遇流出,比特幣ETF資金狂飆。比特幣再創新高,黃金回落兩百美元,誰才是真正的對沖王?
美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市場正出現明顯分化:投資者正從黃金轉向其所謂的數字替代品——比特幣。
根據彭博新聞社彙編的數據,過去五週內,美國比特幣ETF吸引了逾90億美元資金流入,其中貝萊德(BlackRock Inc.)旗下的 $比特幣ETF-iShares (IBIT.US)$ 佔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黃金ETF同期遭遇超過28億美元的資金外流。

近期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削弱了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的需求,而隨着對美國財政穩定性的擔憂加劇,比特幣作爲替代性價值存儲工具的地位正日益凸顯。
$比特幣 (BTC.CC)$ 近日突破11萬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這一漲勢既得益於穩定幣法案進展等有利監管信號,也源於宏觀不確定性的上升。 $黃金/美元 (XAUUSD.CFD)$ 儘管年內仍保持逾25%的漲幅,但已從近期峰值回落,當前交易價格較歷史高位低約190美元。
分析師指出,這種資金輪動表明比特幣正逐漸被認可爲合法的對沖工具。「我仍看好黃金和比特幣,」傑富瑞(Jefferies)全球股票策略師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表示,「在七國集團(G7)貨幣貶值背景下,它們仍是最佳對沖選擇。」
但質疑者警告稱,比特幣的波動性仍阻礙其成爲真正的避險資產。在以往宏觀衝擊事件中(如去年8月份日元套戥交易平倉潮),比特幣與其他風險資產同步暴跌。
也有機構認爲比特幣具備獨特優勢。「由於其去中心化特性,比特幣對沖金融體系風險的效果更佳,」渣打銀行數字資產研究全球主管傑夫·肯德里克(Geoff Kendrick)在最新報告中指出。
相比之下,黃金在地緣政治緊張(如關稅升級)期間表現更爲強勁。
肯德里克進一步指出,比特幣通過雙重路徑發揮對沖作用:
「近期聯儲局獨立性受到的威脅(通過鮑威爾可能被替換一事)與關稅升級、美國政策公信力受損等擔憂,均明確屬於第二類風險,」他補充道。
比特幣吸引力的提升還源於其正在擺脫「科技類風險資產」的標籤。
「過去一個月,比特幣與納斯達克指數、美元甚至黃金的日內相關性顯著降低,」Pepperstone研究策略師吳迪林(Dilin Wu音譯)指出,「這種轉變意味着比特幣正逐漸被視爲對沖工具——甚至是非相關性資產類別,而不僅是投機性交易標的。」
不斷惡化的財政狀況加劇了這場爭論。穆迪評級(Moody's Ratings)近期以赤字和債務膨脹爲由,剝奪了美國最後一個AAA信用評級。此次降級使美國與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和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的評估保持一致——這兩家機構早已將美國信用等級調降至最高級以下。
不過從年內表現看,黃金仍更勝一籌,漲幅約達25%,而比特幣僅上漲15%。
想了解更多加密貨幣消息?牛牛AI上線!精準解答,全方位洞察,掌握關鍵機會!
編輯/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