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9 11:49 广东
“乌拉圭女诗人群像” 诗歌互动展正在广图北八楼多元文化馆展出中
4月27日——6月8日
“奇花异卉——乌拉圭女诗人群像”
诗歌互动展
正在广图北八楼多元文化馆展出中
展览通过展板、艺术装置、声音互动等形式,集中呈现了55位乌拉圭女诗人的生平与代表诗作,展现了乌拉圭文学中女性创作的多样风貌与独特声音。
你或许已经在展览中读到了她们的诗句,了解了她们的生平。但是,面对这么多位女诗人脸孔,你是不是也感到“有点脸盲”?她们当中谁才是最具代表性的那个?她们之间会不会有我们想不到的交集?
最不可错过的女诗人是?
伊达·维塔莱
首先,如果一定要记住一位乌拉圭女诗人,这个人一定是伊达·维塔莱(Ida Vitale, 1923至今),理由有二。
01
其一是老人家已过百岁高龄,且获奖无数,包括但不限于:
2009年:奥克塔维奥·帕斯奖
2014年:阿方索·雷耶斯奖
2015年:索菲亚女王奖
2016年: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国际诗歌奖
2017年:马克斯·雅各布奖
2018年:有“西语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塞万提斯奖
2024年:欧洲诗歌暨文艺荷马奖章
(也许下一个会是诺贝尔文学奖?)
百岁高龄的伊达至今依然保持着
对生活的热情与幽默感。
面对这些奖项,
她总是风趣地说:
“这是长寿的好处吧?”
02
记住伊达的第二个理由,我们可以在她的诗里找到答案。
她是乌拉圭本质主义代表诗人,
她的作品大多是短诗,
文字简洁优美,
讲究词语的内涵。
她认为,诗歌的要义在于传递美感,让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文字之美,文学之美。
比如下面这首《鸽子》,译成中文后共有55个字,原文则更为精练,仅有27个单词。难怪塞万提斯奖的评审认为,她的语言是“西班牙语中最具影响力的表达之一”。ma
Paloma
Posada la paloma
en la pared blanquísima
blanca es y reverbera,
es de veras,
es verbo,
nos venga.
Blanca posada pide,
pasajera.
De pronto es negra.
Vuela.
鸽子
栖息的鸽子
在极白的墙壁上,
是白色的,反着光,
是真实的,
如动词一般,
向我们飞来吧。
洁白的鸽子,呼唤着
经过。
突然间一片漆黑。
它飞走了。
(译者:陈圣儒)
鸽子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伊达还是“45一代”如今还在世的最后一人。所谓“45一代”(Generación del 45),是乌拉圭文学史上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的统称。他们大多在1945至1960年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聚焦于对现实的批判与对生活的反思,因其高质量的文学创作和对社会、政治议题的深刻关注而著称。“45一代”被誉为乌拉圭文学的“黄金时代”。除了伊达,著名小说家、诗人马里奥·贝内德蒂(Mario Benedetti, 1920–2009)也是“45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除了“45一代”,乌拉圭文学史上还出现过“1900一代”(Generación del 1900),指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崛起的一批作家,他们大多出生于1868-1886年,并且于1895-1925年发表作品。这些作家涉及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以文学革新为特征,其创作风格通常被归类为现代主义。
“1900一代”当中的代表人物有胡安娜·德·伊巴尔布鲁(Juana de Ibarbourou,1892-1979),她是同时代唯一一位早年便获得国际声誉的乌拉圭女诗人,有“美洲的胡安娜”之称,并于1959年获得乌拉圭首届国家文学奖。
胡安娜的诗作以女性视角和自然意象为显著特征,从下文的《休憩》一诗中,不难体会到女诗人自然而细腻的情感,一种源于日常生活的喜悦之情在字里行间汩汩流露。
△展览现场△
Descanso
Delicia, delicia de la casa en sombra,
de la casa fresca bajo la canícula,
de la mecedora y el libro en la verde
penumbra del patio techado de parras
donde runrunean avispas glotonas
y toda la siesta canta una chicharra.
Y luego, ¡delicia del sueño que afloja
la loca y eterna tensión de mis nervios!
休憩
喜悦,来自处于荫蔽中的屋宇,
来自酷热阳光下清凉的幽居,
来自葡萄藤蔓覆盖的庭院
摇椅,书本,隐没在斑驳的绿色阴影中
贪吃的蜂群嗡嗡作响
知了的歌声在午后回荡。
而后, 喜悦来自我的梦,松解了
我疯狂又持续紧绷的神经!
(译者:王熙)
乌拉圭女诗人的“朋友圈”都有谁?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巴勃罗·聂鲁达
当我们阅读乌拉圭女诗人的生平时,会不时看到两个熟悉的名字: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1889-1957)与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1904-1973)。这两位智利诗人是拉丁美洲文学的重要标杆,曾以鼓励者和同行者的身份出现在乌拉圭女诗人的创作轨迹中。
米斯特拉尔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45年)的女性,她以其温柔而坚定的诗歌书写母爱、儿童与社会正义;她曾评价玛丽亚·卡门·伊兹库阿的诗歌“洋溢着无尽的温柔”,并与埃丝特·德·卡塞雷斯等人建立了深厚的长期友谊。
左: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右:埃丝特·德·卡塞雷斯
聂鲁达则是1971年的诺奖得主和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曾为萨拉·德·伊瓦涅斯的一本书作序,并多次表达对她的钦佩之情。
左:巴勃罗·聂鲁达;右:萨拉·德·伊瓦涅斯
除了朋友关系,展览中还暗藏了许多“关系彩蛋”。在55位乌拉圭女诗人中,有不少彼此之间是家人、姐妹、师生......如果你对这些“彩蛋”感兴趣,不妨在展览现场特别留意。
母女关系
左:母亲;右:女儿
(点击图片可放大)
姐妹关系
左:姐姐;右:妹妹
(点击图片可放大)
姐妹关系
左:姐姐;右:妹妹
(点击图片可放大)
姐妹关系
左:姐姐;右:妹妹
(点击图片可放大)
师生关系
左:老师;右:学生
(点击图片可放大)
图书推荐
作者:(乌拉圭)伊达·维塔莱等著 , 范童心译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六位活跃在当代拉美诗坛的诗人的代表作,包括伊达·维塔莱的《神秘》《书》《驯服》等。
索书号:I73/42
馆藏地点:北4楼111列A面02架
《如此乌拉圭》
作者:王珍娜著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通过对该国旅游胜地、经典美食、社交礼仪、饮食习惯、传统节日,以及著名的足球明星与文学大师的详细介绍,为读者打开了一扇认识乌拉圭的窗户。书稿文笔流畅,行文轻快,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索书号:G17/13
馆藏地点:北6楼2列A面04架
END
撰文:郭榆曼
编审:詹田
审定:张江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