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7月10日
董秘不懂ESG?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K公司为赶超同行编制ESG报告,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编制不规范、数据删除、审核不严谨等,导致报告质量差,公司股价暴跌,评级不佳。

🧐K公司编制ESG报告时,董秘老王指示预算有限,自行编写,不追求质量,只重包装。小李作为负责人,参考同行结构梳理报告框架,成员对ESG缺乏了解,信息收集梳理存在问题。

😔在实质性议题梳理评估中,小组只是模仿同行,未开展利益相关方沟通调研。且因信息不互通,只梳理总部信息,未收集分公司及生产基地情况,报告编制原则存在问题。

😕报告审核时,老王因担心泄露公司机密,删除大量关键绩效数据。报告设计与发布环节,经费有限,找无经验广告公司,排版以华丽为原则,审核不认真,导致报告存在诸多错误。

😖报告披露后,被投资者指出存在诸多问题,如错别字、议题矩阵图问题、数据不一致等,K公司未予答复,股价暴跌,ESG评级不佳。

ESG风潮下,A股上市公司“争相”披露ESG报告。

K公司是A股一家营收和市值均不到百亿的制造业企业,且涉及“出海”业务。

董秘老王看到同行已发布ESG报告,内心有点慌,决定在新一轮财报季披露K公司的ESG报告,“赶超同行”。

一、项目启动

ESG报告编制工作启动伊始,老王并未组织召集相关部门人员作动员,只是给下属小李“3条指示”:

1、公司在ESG项目上的预算很有限,没钱找外部服务机构,只能由你带领公司人员编写。

2、公司规模不大,首份ESG报告,外界关注程度应该不会太高,只需要完成对外披露,不追求质量。

3、同行ABCD这几家公司去年的ESG报告,也就二三十页,我们肯定比他们写的“厚实”。ESG报告就是品牌宣传册,你们要多写好的,尽可能“包装精美”。

二、报告编制

小李作为董秘之下ESG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并未第一时间组建ESG报告编制小组。独自抓耳挠腮,参考同行过往的ESG报告结构,花了一周时间梳理了一份K公司ESG报告框架。

之后,小李组织总部各职能线条人员成立ESG报告小组,并传达了董秘的3条指示,按照报告框架给各个职能板块的参与者“分派任务”。

然而,各成员并不知道ESG是什么,更别提编制报告了。没有预算资金支持专业培训,大家只能在网上查查资料、参考同行的报告。

短时间内,很多人只是了解了同行的报告,并未真正理解ESG信息披露的逻辑、要求、注意事项。

信息收集梳理环节,小组成员也没有进行太多的研讨与调研。

1、实质性议题梳理评估中,大家只是模仿同行报告,没有开展利益相关方沟通调研。

2、由于参与编制报告的只是总部人员,但K公司总部、分公司、各生产基地的同一职能条线都是各管各的,且在某些议题实践中的管理体系、路径并不相同,很多信息并不是完全互通、共享。因此,大家只是把总部的信息梳理清楚,并没有收集汇总分公司、各生产基地的情况。

整个报告编制过程,参与者普遍本着“只讲好,不讲坏”、“无中生有,人无我有”的原则,“照葫芦画瓢”。

三、报告审核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ESG小组终于拼凑了一份“厚实”的ESG报告。

老王收到报告后,并未提出太多意见,只是皱着眉头说:“同行都没有披露任何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数据,我们如果披露这么多,将泄露公司机密,赶紧删掉”。

然而,在这一个多月的学习接触中,小李们知道量化的关键绩效数据对于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于是,双方发生了激烈讨论。但是,老王坚持己见。

无奈之下,ESG小组只能删除辛苦整理的大部分数据,留下寥寥几个看起来很重要但实则与公司ESG绩效毫无关联的数据。

四、报告设计与发布

由于经费有限,小李找了一家没有任何ESG报告排版经验但报价低廉的广告公司,只是要求:排版设计以“华丽”为首要原则。

3天之后,小李收到广告公司的报告,并没有认真校对,第一时间发给了老王。

老王看了一眼报告,说:真漂亮,挺好!也没有认真审核,直接提请董事会审批。

因为ESG是个“新鲜事物”,董事会成员其实也不了解ESG,觉得报告很精美,对公司品牌宣传有利,集体表决通过。

一周后,K公司ESG报告悄无声息发布在交易所信息披露平台,但并未如其报告所列举的:在公司官网、官微等公开渠道可以查询到。

五、报告披露后

有一天,一名投资者在K公司的互动平台上留言:

1、贵司ESG报告有十几页内容的大标题出现明显的错别字,似乎没有校对?

2、实质性议题矩阵图只有数字序号,没有议题标签,数字究竟代表哪些议题?

3、同一个数据指标怎么和公司年报披露的数据不一致?

4、报告里将近三十个议题都描述得很好,哪些才是贵司的核心议题?

5、怎么都是描述性的内容,关键绩效数据如何?

6、贵司去年发生好几起重大环境问题行政处罚事件,在报告中怎么没披露?

……

然而,时间过去三个多月,这名投资者仍未看到K公司针对ESG问题的答复。

自ESG报告披露后,K公司股价已暴跌40%。

在新一轮ESG评级结果更新中,数十家评级机构一致性给了K公司“B”级。

看着同行“BBB"“A”等ESG评级。董秘老王陷入了深思。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K公司 ESG报告 编制问题 股价暴跌 评级不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