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帖子有几个朋友还私聊了我,其中有很多感兴趣的,就是小地方体制内相亲里边儿这些沟沟坎坎。
今天我就拉出来给大家说一下。
现在在我老家,最开始出生的那个小地方,体制内外基本上是处于不通婚的状态。
这个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明确一下什么叫体制内外。
你不要说什么你们当地的首富什么什么的巴拉巴拉都是体制外。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你们当地的首富算是人才,如果是人才,党和政府就不会让他游离于体制之外。
不是在青商协,就是在政协或者人大里边有一席之地。
有很多体制外的人意淫,说体制内的人看不上体制外的。首富还看不上你们呢。你要搞明白,首富大概率也是体制内,只不过不是你认为的那个体制内。
而且很多有钱人自己就是民主党派成员。
小地方民主党派又少。进政协,在民主党派里边儿担任着一定的级别,这很正常。
小地方体制内是很好辨别的,首先看你的工作单位。如果你的工作单位是医院、学校、各党政机关,这个大概率是体制内。
但是呢,不得不说,是有些人他会只会说自己在医院或者学校工作,但是他是合同工,这也很有可能。
合同工这个东西,学校里边儿只要你是正式的讲课的老师,合同制的还是很少的,基本上很少踩雷。当然是你要是说在医院里边儿。你最好问一下对方是什么样的单位。
因为在医院编制又分为很多种。有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之分。如果对方说在基层卫生院,那么这个他们的单位大概就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如果说在县医院中医院,这是一种县里边的医院,大概率就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里边都存在大量的合同工,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医学影像。
你可以问一下对方的公务员医疗补助问题。如果他表示的支支吾吾或者干脆就没有,你可以推定他为合同工。
好了,这个体制内的限定就到此结束。
下面我们再来讲述一下这个体制内外不通婚的问题。
因为我是北方人,在海南度假,所以我就以北方我出生的那个小县城的情况说。
北方的小县城,双体制内家庭生出来的小孩。一般来说,不是独生子就是独生女,很少有生二胎的。
因为当初计划生育很严。
而北方双体制内家庭出来的小孩呢,比较优秀的那一部分,他不会回到小县城。
回到小县城的多数也都会挤入医师公行业。
当然是他们的入编率不会达到百分之百。
但是百分之五六十,六七十是有的。
剩下的百分之三四十,四五十就是,可能父母是从事其他行业的,然后转入到这个行业里。
在这个里面呢就有一个问题。
考教体制内的话,他一般不止考教到个人。
双职工的儿子或者是女儿进了体制内,这叫两代职工家庭,一般不会和一代职工家庭结婚。
这里边儿就涉及到一个父母养老的问题,两代职工家庭的话。父母养老其实是不用太费心。一代职工家庭,大概率父母的养老金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这里面很多父母其实是农民出身。
还有就涉及到一个家庭观念的不同。如果他是比如其他行业出身,农民也好是。小企业主也好,还是其他什么也好。
一般来说,不会只有一个孩子。
这以后就涉及到家产的分割,以及相互之间亲戚相处的问题。
而且,县城企业主挣钱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夸张,你要是正规经营。那其实利润并不高。
尤其是北方县城小企业。
大部分北方县城小企业主年净利润有百万左右就差不多了。
而且。商场之上商海沉浮有的时候就会背上巨额的债务,这也不是不可能。
而体制内所谓的结婚呢?你要是说情爱有多少?是有的。
但是,你问双方有没有留着后手?有没有其他的想法?我跟你说也是有的。
体制内最底层的一个逻辑就是可以相互制衡。
一般来说,两代体制内就把自己捆在了体制内的战车上,包括自己家庭的名誉之类的,这很重要。
你要是敢瞎搞。真的,大不了大家就都把自己的饭碗当狗盆一样炸飞,无所谓的。
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会偷偷出轨,即使出轨也不会像大城市的仙男仙女们一样,想办法再害死人,因为这里边儿涉及到一个饭碗的制衡。
县城地方小,又是体制内,基本上对方想炸饭碗,这县城就待不住了。
举个例子啊。
我跟我那个前任最严重的冲突在哪里?
最严重的冲突,一方面是她问我要20万的彩礼。一方面是我们的家庭不达,还有一方面就是。你明显能看出来,这里面缺乏权力的制衡,她就敢冲到我家来疯狂的大吵大闹。
我是单方面受她制衡的。
我在这里边是属于一个弱势群体。
很多时候人们都觉得县城里体制内是强势群体,当然是,如果你把很多东西端到明面上的时候,体制内反而是tm弱势群体。
还有就是前面提到的20万彩礼的问题,这个问题呢,我只能说现在县城它还流行一种状况,那就是婚车这个东西,一般来说。县城只跑县城,农村只跑农村,很少有县城跑农村的。
它分为这么几种情况,首先如果双方都是农村的,那个情况下女方要高额彩礼,仅从市场资源角度来看问题不大。因为在农村,确实是一个女少男多的状态。
在县城呢,它就又分为这么几种状态。
第一种就是县城存在大量的这种隐形农村人。简单来说,就是只有他本人在县城工作,在县城结婚。但是他找的也是一个本人在县城工作,农村出身的这么一个姑娘。
他们这种状态,要高额的彩礼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不会像纯农村一样要那么高。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县城和县城结婚,这就比如小企业主体制内家庭或者其他的一些家庭,比如在县城里面做垫桥资金的这些。
这两方结婚的时候很少收像农村一样收高额的彩礼,两方一般是这么个策略。
两方的孩子都会争着爆两方老登的金币。
两方老人也乐意为孩子爆金币。
因为呢,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独生子女爆的金币多,反正是爆到自己孩子身上,他们也不心疼。在很多这些老人的观念里,包括像他们这种孩子的观念里。很少出现那种离婚的观念。
而且,双方家里的都有点家底,虽然不说大富大贵,最后也能让双方体面离场。
即使就是离,双方也会很体面的分割财产。
而且哪一方爆的金币越多,相对的在家庭里话语权就大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县城和农村之间很少结婚的原因。
因为县城认为我家爆了金币,你家应该爆点金币。你不爆的话,不说我们这边过不过得去,你自己以后在家里也没有话语权。
农村那边他就会把农村的这种婚恋观念带入进去,说你给我高额是应该的。
于是到最后不欢而散,反正就是经济、名誉、身份、地位各种原因造成的小县城这种县城和农村不通婚,体制内外不通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