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Crush聊天(还是之前的那位Crush)
他总结说「你这个人就是对很多事情只有2-3个月的热情,如果2-3个月里没有取得「有形的结果」,你主观意愿上可能就不想继续努力了」
我感觉非常有道理,不晓得这是不是「盖洛普优势」里「成就」才干带来的影响。
听完他的分析,我表示摆烂摊手「这可能就是我这辈子要修的课题」
由于当下我确实对这段关系的走向处于迷茫期。
Crush同学建议「或许你可以试试看顺其自然?不一定要求有什么结果。也不给自己设置多长的时间段内一定要达到怎样的milestone。这样或许才有可能破局。」
「顺其自然就是你想联系我就联系我,不想联系就不联系。我也是同理。」
Crush同学还总结我说「因为每一天你都把所有的能量放在了「当下」,所以一旦这个「当下」过去,很多事情你就不记得了。这是你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这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我的人生观,或者解释了为何我总是这般「任性」:
很多事情如果这个当下我很想做,思考再三还是想做(比如大半夜翻出前任写的信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着写回信,写完还发给了前任同时不指望对方有什么回应)
那我就去做。这样「如果明天我就嘎了,至少90%的时间我是不悔的」
但是这样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对很多事情的细节总是记得不甚清晰(所以很多事情要用到「回顾」这个优势才干才可以想明白)
这也可以算得上是「执行力>脑子🧠运转的速度」的一个不算太好的点。
好在去年和@自由的大鱼 交流完,大鱼教会我的道理是:
1️⃣人还是要更多的「扬长避短」,多去发挥自己的优势。
而不是太在意自己的劣势。
2️⃣每个人都会找到舒服且高效的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但这并不代表自己不会成长。要找到让自己能「学进去」的方式进行成长(后者很难,需要平衡和智慧)
总而言之。
要尽可能少的发挥「成就」才干,学会在一段关系里「顺其自然」,不那么在意「得失」,也别那么在意所谓的「方法论」和「SOP」(就是不把一段关系要在什么节点进展到哪一步想的太过push)
或许是当下这段「Crush」我需要修行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