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府发布《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通过统筹布局智算中心,构建算力支撑体系,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6年,全市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2万P。
🏢 青岛市政府提出统筹布局智算中心,以算力为关键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计划加快建设曙光、移动等智算中心和海洋高性能混合算力平台,形成全市算力“一张网”,实现算力资源的统筹调度。
🚀 按照计划,2024年全市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3300P,2025年达到1万P,2026年达到1.2万P。这一目标将有力支撑大模型的训练速度和精准度,为工业制造、金融服务等提供低时延业务应用。
🌐 青岛市还将按需部署边缘计算中心,以支撑工业制造、金融服务等对时延敏感的业务应用。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升青岛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格隆汇7月10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今日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总体情况。据介绍,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算力不足将影响大模型的训练速度和精准度。为此,青岛提出统筹布局智算中心,加快建设曙光、移动等智算中心和海洋高性能混合算力平台;按需部署边缘计算中心,支撑工业制造、金融服务等低时延业务应用;统筹调度算力资源,加快形成全市算力“一张网”,打造集通算、智算和超算为一体的算力支撑体系,努力实现2024年全市智能算力规模达到3300P、2025年达到1万P、2026年达到1.2万P的建设目标。